隨著5G 迎來正式商用,邊緣計算也正式站上了風口,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把5G融合應用提高到戰略規劃高度。
9月2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攜手國際硬件巨頭英特爾作客36氪未來直播間,圍繞“邊緣計算”展開線上對話。會上,新華三集團解決方案開發部總經理李飛從“邊緣計算的內在驅動”及“邊緣計算的發展方向”等角度進行了深度講解,分享了新華三對邊緣計算領域的深刻洞察及業務布局。
應用在哪,計算就在哪
物聯網、AI、云計算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帶動各行各業出現更多的創新應用及模式。推動邊緣計算規模越來越大源于客戶對于業務及應用模式革新的追求。新華三集團解決方案開發部總經理李飛表示,“客戶對于對數據采集的訴求,對于云邊管理的訴求,對于無處不在的算力訴求,進一步促進邊緣計算行業的發展,成為其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首先,低時延要求催生邊緣算力的釋放和發展。隨著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催生了越來越多對時延、網絡質量要求高的行業和應用。把算力部署在邊緣側及近應用側,在邊緣側實時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優解。
其次,海量邊緣數據面臨邊緣數據安全和云邊數據模型構建等問題。通過在靠近用戶信息源的邊緣網絡提供云計算能力和IT服務環境,同時構建云邊數據模型,邊緣節點進行第一步數據處理,處理后的數據回傳云上進行數據分析工作,這樣能夠減少網絡流量,降低物聯網設備數量增加造成的數據瓶頸。
同時,云邊協同促進云邊通道的進一步演進。行業化的邊緣節點,要求云邊通道具備安全加密、數據加速等特性,而在云邊弱網的情況下,則需要邊緣節點具備本地自治能力,在網絡恢復后,云邊通道可以正常進行消息同步。
“兩線”作戰,并駕齊驅
訪談中提及,新華三集團在部署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時,分為兩條線同時推進。一條是面向運營商體系,按照5G MEC標準來布局邊緣計算方案;另一條是深耕行業,打造具備行業屬性的邊緣計算方案,把邊緣計算的能力帶給行業客戶,助力客戶在邊緣場景下體現更多的商業價值。
李飛表示,“我們給運營商提供邊緣計算方案的時候,不僅在技術上深度參與運營商的標準制定,還會從客戶的場景和問題出發,和運營商一起挖掘客戶的最終需求是什么樣的,助力運營商實現To B業務的增長點。”
依托自身ICT優勢,新華三集團圍繞行業屬性布局邊緣計算三大應用場景。
首先是邊緣節點場景,主要解決海量邊緣異構節點下的應用分發、節點管理運維等問題。通過蜂巢HES邊緣計算平臺,運用云原生、超融合、邊緣AI等技術,實現云上與邊緣節點的云邊協同、應用智能。
其次是邊緣資源池場景,該場景主打虛擬化拉遠方式,適用于園區、分支等場景下,中心節點通過統一云管平臺,對部署在邊緣資源池的計算和網絡資源進行管理和調度。
最后是邊緣云場景,邊緣云呈分布式部署,每個邊緣云的節點由本地的云管平臺實現資源管理,中心云與邊緣云同構設計,實現中心云與邊緣云的管理協同、資源協同、應用協同。
盡管目前來看,邊緣計算整體技術體系還不是特別完善,但在剛需場景不斷涌現的驅動下,新華三集團預測,未來五年邊緣計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實際應用方向上的突破。應用方向可能會向碎片化發展,實打實地滿足行業需求及場景落地。同時,新華三將與合作伙伴長期探索邊緣計算生態建設,以多元產品解決百行百業用戶的實際需求,助力邊緣計算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