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格力電器近期發布了其2024年三季度的財務報告,這份報告再次將公司置于公眾視野的焦點之中。盡管格力電器在公告中突出了其凈利潤的增長,但深入分析其財報,仍可以發現一些隱藏的憂慮。
格力電器長久以來一直備受關注的兩個焦點,一是其作為制造業企業,卻展現出與金融企業相似的運營模式和財務操作,使得其財報顯得尤為復雜。另一焦點則是公司掌舵人董明珠,其鮮明的個人風格和高調行事,使得公眾對于她的關注甚至超過了格力電器本身。
從營收方面來看,格力電器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整體營收為1474.16億元,同比下降了5.39%。自2019年突破2000億元大關后,格力電器的營收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連續下滑,直到2023年才重新站上2000億元。然而,進入2024年,這一增長勢頭似乎再次受阻。特別是在空調銷售旺季的二、三季度,營收不僅未能增長,反而出現了顯著下滑。這使得格力電器2024年的年度營收可能再次失守2000億元。
然而,在營收下滑的同時,格力電器的利潤卻出現了增長。前三季度,公司營業利潤達到256.01億元,同比增長11.7%;歸母凈利潤219.61億元,同比增長9.3%。盡管三季度單季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47%,但增速已有所放緩。這種營收下滑而利潤增長的現象,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深入分析發現,格力電器利潤增長的主要貢獻來自于銷售費用的下降和財務費用的增益。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為101.63億元,同比下降23.51%。同時,財務費用為負的23.92億元,表明公司獲得了利息收入或其他的財務收入。這兩項數據的變動,共同推動了格力電器利潤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電器在財務費用的增益和銷售費用的調節上,表現出了與金融企業相似的特點。在多數年份中,公司的財務費用都作為利潤增益項目而存在,且銷售費用根據業績情況波動較大。這種財務操作方式在實體制造業中并不常見,使得格力電器的財報顯得尤為復雜。
除了財務操作上的“財技秀”外,格力電器在控制負債率和現金流方面也表現出了高超的技巧。公司多年來持續進行大規模的應收款項融資及期末終止確認的財務操作,以改善現金流狀況和優化資產結構。這種操作方式不僅提高了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還間接降低了負債率。
然而,這種操作方式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應收款項融資雖然能夠提前獲取現金,但也可能導致企業面臨壞賬風險。同時,期末終止確認的時機和金額也取決于企業與金融機構或投資者之間的融資協議。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公司財報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圖一:百度指數顯示董明珠搜索量超過格力電器)
(圖二:董明珠資訊關注指數高于格力電器)
與格力電器的財務操作相比,公眾對于掌舵人董明珠的關注則更加直觀。作為中國最早一批有意識打造個人IP的企業家之一,董明珠頻繁亮相于公開場合并接受媒體采訪。她的言行舉止不僅代表著個人形象,更成為了公眾對于格力電器認知的一部分。事實上,如今公眾對于董明珠的關注已經超越了對于格力電器本身的關注。百度指數顯示,自2020年至今董明珠的搜索量和資訊關注指數都遠高于格力電器。
盡管董明珠身上不乏爭議和質疑聲,但她仍然以其鮮明的個性和堅定的信念引領著格力電器的發展。在2023年度的股利分配中,董明珠憑借其持有的股份獲得了約1.85億元的分紅收入。這一數字不僅體現了她作為公司高管的豐厚回報,也反映了格力電器在股權分配上的慷慨。
格力電器在2024年三季度的財報中雖然展現出了營收下滑而利潤增長的現象,但深入分析其財報和運營方式可以發現一些隱藏的憂慮。同時,公眾對于掌舵人董明珠的關注也超過了對于公司本身的關注。這些因素都使得格力電器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更加謹慎和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