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互聯網那些事
“網紅酒店”的標簽似乎是亞朵的夢魘。
亞朵最近出現在公眾視野,就是身陷“阿里門”之后的兩次聲明,與其說是亞朵急于撇開“管理疏漏”的輿論,倒不如說是亞朵想利于危機公關為自己拉存在感。
亞朵近幾年其實過的并不順心。
6月末亞朵主動撤銷IPO認購,這讓亞朵IPO計劃倒在了“第三次”。
亞朵集團董事周宏斌之前公開表示,希望3年左右在A股完成上市。從2019年聘請中信建投做上市輔導計劃A股上市,到2020年中止輔導工作改為創業板上市;從轉戰美股再到2021年6月30日IPO前夜喊停,亞朵三次IPO計劃都失敗了。
這家曾經被資本、公知看好的“網紅”酒店怎么了?
而如今,亞朵著急上市,可能原因有二,其一則是逐漸放緩的擴張速度,是否表明亞朵的現金流出現了窘境?其二則是亞朵的概念型酒店,可能正在逐漸降溫,亞朵需要搶先上岸。
而阿里事件之后,亞朵酒店本就崎嶇的上市之路再次蒙上陰影。
瞄準文青的亞朵酒店干的究竟是一門什么生意,狂打概念的亞朵和華住如家等老對手又有什么不同,酒店IP化的故事,亞朵還能講下去嗎?
且看本文分解!
酒店IP化:亞朵收割新文青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不含港澳臺地區)2019年酒店數量為88.4萬家,預計在2021年年底這一數字將達到150萬家。
而在這個賽道中,除開全球酒店,本土頭部選手華住、錦江之星等成名已久,松木酒店等獨立酒店也小有規模拿下500多家門店,國內的酒店行業好像已經沒有什么新故事了。
但亞朵的創始人“王海軍”則將亞朵定位為“一個以攝影和文學為特色的中高檔連鎖酒店集團”和“中國領先的生活方式品牌”,并且基于此打造出了“亞朵酒店”和“亞朵生活”兩大品牌,這也是亞朵的主要營收來源。
按照王海軍的構想,亞朵想要打造一家人文酒店,把書本、影集、服務加入進來,在實際運營中則是通過聯名的方式,用以實現自己的“酒店+人群+IP”模式,即通過具體的IP人群來開展運營。
王海軍曾在采訪中表示,酒店不應該只是睡覺的地方,酒店可以有更多內容。通過對人群的吸引,亞朵打出來自己的品牌。
最初,亞朵酒店對標的是“文青”最愛的星巴克,從星巴克的“咖啡即生活”理念入手,亞朵與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合作,試圖打造人文氣息,用戶可以閱讀和借閱。同時,還打造攝影主題酒店,攝影作品掛在酒店客房營造特色風情,很快就聚攏了亞朵的首批種子客戶。
2016年,亞朵酒店與吳曉波合作在杭州建立了第一個IP酒店“亞朵·吳酒店”。接下來陸續打造了網易云音樂“睡音樂”酒店、知乎“有問題”酒店、同道大叔“星座”酒店、虎撲“籃球”酒店、“QQ超級會員”酒店等20余家IP酒店。
選址均為熱門商圈,例如網易云和亞朵的聯名酒店就開在了成都的春熙路。
但現在這些IP酒店做的怎么樣呢?
以2018年開業的亞朵虎撲籃球酒店為例,筆者上月出差入駐了位于上海武寧路的亞朵S虎撲籃球酒店,和門外地鐵14號線“哐哐鐺鐺”的施工聲相比,或許是因為工作日下午不是打籃球或者辦理入住的高峰期,這個把大堂改造成籃球半場的酒店,里面并沒有擊球聲和吶喊聲,酒店異常安靜。
奇怪的是,這家以和虎撲聯名為最大賣點的酒店,前臺人員卻“不知道酒店和虎撲的合作”。大堂內能體現虎撲痕跡的,只有玻璃柜中印著虎撲Logo的四雙襪子。
據數據顯示,亞朵至今已經擁有主題聯名酒店14家,從亞朵的招股書可見,截至2021年6月30日,亞朵已經開業654家酒店,20多家IP酒店在整個亞朵集團中占比不大。
占比不大但不影響IP酒店是亞朵講得最大的故事,IP光環之下的酒店溢價也高,能吸引對IP感興趣的年輕消費者前來打卡。
但IP酒店就像代言人一樣,會存在暴雷和過氣的風險,如上海的亞朵知乎酒店就改成了亞朵美影酒店,杭州的亞朵吳酒店則改成了亞朵音樂酒店。
故事講的好,不如酒店賣得好
和國內大部分連鎖酒店一樣,亞朵主要是管理加盟模式。
招股書和天眼查數據顯示,亞朵營收主要來自于三個部分,加盟店、租賃酒店和零售項目。
管理加盟酒店收入是其主要業務。
亞朵招股書顯示,2019年和2020年,這部分收入分別為8.4億元和9.26億元,同比增長10%,占總營收比例為53.6%和59.1%。
對比之下,租賃酒店收入是三塊業務中唯一下滑的。
招股書顯示,2020年直營帶來的收入為4.96億元,2019年是6.15億元,同比下滑19%。
巧合的是,亞朵2019、2020年凈收入都是15.67億元。
但即使凈利潤持平,亞朵的凈利潤已經從2019年的6496萬元驟降到2020年的4205.1萬元,降幅高達37.8%,而查看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亞朵的RevPAR(指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也不及2020年的284.7元,僅為238.1元,這意味著亞朵的頹勢還在繼續。
而據亞朵的財務數據顯示,亞朵目前已有現金為8.84億元,流動債務為9.74億元,即使負債率還不算太高,但對當下亟待高速擴張的亞朵來說,可能會比較緊張。
如果從擴張風險上來看,亞朵在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大概率會選擇傾向于增加加盟店規模而不是直營,用降低風險,不過亞朵僅僅創辦七年,在品牌實力尚未進行驗證的情況下大舉擴張加盟,還需要一點勇氣。
以國內最大酒店集團華住為例,2010年,華住自營酒店的數量僅為243家,而在華華住發展的前五年,并未有大規模擴張,而是在品牌調性、酒店質量上下功夫。2020年這一數量為753家,但加盟店為5746家,華住在國內的品牌耕耘一直在線,所以才能支撐起如此之規模的加盟。
·
如果放到亞朵身上進行考量,繼續盲目的講故事,對其品牌的價值是一個重大考驗。
中端酒店業的新戰爭
亞朵的難題還不僅如此。
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5月31日亞朵加盟酒店的數量分別是391家、537家、606家。
而反觀其競爭對手,錦江酒店集團2019年凈開業1100家中端酒店,到2020年底已有超4400家中端酒店開業;另一對手華住集團,旗下中端酒店2019年凈增795家,其中全季酒店數量從2019年的831家增長到2020年的1105家,快速增長。
2016年,中端酒店開始成為風口,華住、亞朵等各大品牌開始快速增長,經濟型連鎖酒店增長開始出現明顯下滑,中端及以上年簽約量的年增速持續超過25%,中端酒店發展已經經過了拐點,而到了2021年,這一數據已經下滑至10%下。
住的打法則是,花將近五年的時間進行品牌建設,將不同層級的酒店進行差異化分層,而亞朵瞄準中端酒店市場,其體量僅僅接近于擁有795家(截至2020年12月)的全季酒店,亞朵的品牌不足以與華住抗衡。
另一選手錦江也在中端酒店發力,據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錦江酒店旗下已經開業的中端酒店達到了4422家,占總酒店數目將近一半,客房51.25家,同比提升至55.74%。
不僅酒店集團給亞朵帶來壓力,中端市場的其他酒店,也明顯速度快過亞朵。
東呈國際集團目前有超過3000家酒店(含籌建),客房數已超過24萬,且獲美團王興關聯公司入股;尚美生活則已突破5500家,覆蓋全國333座城市,為亞朵的10倍,就連亞朵前副總裁都在去年被尚美生活集團挖走。
與此同時,多種概念型品牌酒店也在持續崛起,例如主打小清新的松果、君亭、開元。
而隨著攜程、愛彼迎等旅游平臺的崛起,針對旅游市場的定制版民宿、酒店逐漸成為市場寵兒,據數據顯示,僅在2020年疫情之下,全國新開業民宿高達5.7萬家,同比增加34%。
回到亞朵的定位上來,即“一個以攝影和文學為特色的中高檔連鎖酒店集團”,并且刻意強調生活方式,這在實際運營中則體現在,酒店花費了過大的空間用于“休閑區”,對房間區域進行了壓縮,亞朵的房間也就顯得較為緊湊。
而對大多數人來講,公共區域可能并不會做過多停留,這些體驗終究是除了“住宿”之外的次要體驗。
亞朵陷入鏖戰。
亞朵在資金流吃緊的情況下,不妨收縮戰線,發力當下火熱的旅游地市場,針對性的推出定制聯名,嘗試將酒店與旅游地進行捆綁,或許能在新旅游經濟中分得一杯羹。
數據來源:亞朵上市招股書、天眼查
圖片來源:網絡
資本偵探:亞朵酒店再沖IPO:現金流吃緊,情懷需要更多買單人
時代財經:號稱“最大中高端連鎖酒店”,亞朵上市路曲折,加盟商抱怨“回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