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ZOL中關村在線
科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各種科技產品也在不斷革新著我們的生活。在這其中自然也不乏一些失敗案例,它們有的點歪了“科技樹”,有的則完全是生不逢時,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沒能成功的科技產品。
亞馬遜Fire Phone
2014年亞馬遜推出了旗下首款智能手機Fire Phone,4.7英寸720P顯示屏、高通驍龍800處理器以及1300萬像素主攝像頭,從硬件來看這款手機達到了當時市場的中端配置,但不知何故,亞馬遜給它的裸機定價高達699美金。
Fire Phone
彼時,蘋果和三星已經壟斷了中高端手機市場,后來者要想立足自然需要一些“驚喜”。但可惜的是,Fire Phone的3D效果沒能引起粉絲共鳴、用亞馬遜服務取代谷歌應用的操作更是大失人心。
上市一個月后,Fire Phone僅賣了3萬部,為了刺激銷量亞馬遜只能不斷降價,合約機甚至只要99美分,但這種策略也沒有挽回粉絲的心。最終亞馬遜的行業首秀草草收場,為此還支付了1.7億美元的善后資金。
Lytro光場相機
這個長得像“萬花筒”的相機以“先拍照后對焦”而聞名,用戶在按下快門后可以慢慢選擇焦點位置,自然這對于手殘黨非常友好。大膽的創意也讓Lytro光場相機得到了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
Lytro光場相機
但在實際應用中,Lytro光場相機的畫質與像素讓人大失所望,而且受制于高昂的研發費用與偏小眾的市場,這款產品的價格更是令人望而卻步,第二代的LytroIllum售價高達1599美金,基本與普通用戶無緣。
“先拍照后對焦”的技術也迅速被軟件模仿,比如谷歌推出的應用就可以通過調節照片景深來實現類似效果,這也讓它徹底淪為雞肋。2018年,Lytro公司關門大吉,這項名噪一時的技術也逐漸被人們遺忘。
juiceo榨汁機
juiceo榨汁機源自工業設計師Yves Behar,憑借免清洗黑科技、超過4噸壓力等噱頭讓它風頭一時無兩。硅谷精英青睞、融資1.2億美元、脫口秀女王展臺,關于juiceo的故事一切都很美好。
juiceo榨汁機
直到兩個無聊的用戶發現,榨汁機配套果蔬袋只要雙手一擠就能噴出果汁,甚至要比機器還高效。所以,用戶花699美元買這臺榨汁機的意義又是什么?
juiceo只是把果汁擠壓出來,而雙手可以做的比它更快更好
現實就是這么戲劇化,嚴格意義上說Juicero就不是榨汁機,它只是通過擠壓材料包而獲得一杯果汁,而我們的雙臂完全可以勝任這項工作。醒悟過來的消費者大為光火,Juicero再怎么解釋也都顯得蒼白無力。
經過一段時間掙扎,這家初創公司還是難逃歇業。不過我想在科技圈,Yves Behar與juiceo的故事會經久不衰,畢竟他曾經蒙蔽了一眾硅谷高智商人才。
靠譜的榨汁機在這里↓
Apple Pippin
蘋果是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但它同樣也不缺“黑歷史”,比如Apple Pippin。這是蘋果在90年代推出的一款游戲機,CD-ROM光驅、Mac OS系統以及PowerPC 603e處理器讓它擁有強大的硬件配置。
Apple Pippin
但可惜的是,當時的游戲市場已經被世嘉和任天堂瓜分完畢,而且這款游戲機的配套游戲也少的可憐。一流的硬件也讓它過于昂貴,差不多是當時暢銷的N64游戲機的3倍。各種原因綜合在一起讓它的銷量少的可憐,盡管沒有對外披露,但有消息顯示這款游戲機只賣了4萬多臺。
Apple Pippin的失敗也讓蘋果當時的CEO斯平德勒被掃地出門,并且在不久之后請回了喬布斯,之后的故事大家就耳熟能詳了。
Zune
2006 年 11 月微軟正式推出了Zune音樂播放器,它的誕生就是為了挑戰iPod,但直到2011年停產,這個任務對于Zune來說都是勉為其難。
Zune音樂播放器
Zune的誕生比iPod整整晚了5年,作為后來者本身就有著先天劣勢。它曾得到了美國市場份額的9%,雖然遠遜于iPod的63%,但這已經是它最光輝的時刻。可以說Zune的一生都活在iPod陰影下,盡管就產品本身來看它并沒有那么差勁。
Zune推出一年以后,iPhone 為代表的智能手機也開始風生水起,開始猛烈沖擊傳統播放器市場。2011年微軟正式關閉了Zune音樂服務,它的離去也正是音樂播放器市場日漸式微的真實寫照。
任天堂Wii U
它是任天堂游戲機史上銷量最低的一款產品,就連任天堂總裁也承認:“我們在樹立Wii U為Wii繼任者的努力是失敗的。”
Wii U
可以說這款游戲機的設計理念過于超前,gamepad的體驗并不盡如人意。除此以外,缺少游戲也進一步加劇困局,光靠“吃老本”顯然是不夠的。而且作為Wii的全新一代產品,任天堂不該草率的給它取名Wii U,這讓很多用戶以為它只是一個簡單的升級。
不過Wii U也不能說是一無是處,它的失敗也為任天堂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之后SWITCH的大獲成功或許就有它的一份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