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創業圈內,一場圍繞“月之暗面”的紛爭正愈演愈烈。這家迅速崛起的公司,近日被曝出與早期投資人及創始人之間產生了巨額賠償糾紛,涉及金額接近一億美元。
月之暗面由楊植麟和張宇韜創立,其前身為循環智能。循環智能早期曾獲得金沙江創投等知名機構的投資,但月之暗面的快速成功,卻引發了與循環智能部分投資人之間的矛盾。據稱,前金沙江創投合伙人張予桐在這場紛爭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其被指涉嫌隱瞞在月之暗面的持股情況,導致被金沙江創投解雇。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對此事發表評論,稱月之暗面原本是循環智能內部項目,且分拆過程未得到循環智能股東決議的正式簽字。朱嘯虎強調,受托責任是投資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月之暗面的崛起得益于阿里的8億美元投資,隨后又獲得騰訊等新一輪融資,估值飆升至33億美元。然而,這種快速增長也引發了部分早期投資人的不滿,他們指責楊植麟和張宇韜未給予他們相應的投資機會。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月之暗面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其智能助手Kimi用戶增長迅速,月度活躍用戶已超過3600萬。然而,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仍是月之暗面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