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宜居之都建設”、“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等多項政策的支持下,天通苑區域從“亞洲最大社區”的角色華麗轉身,搖身變活力社區。不管是局部建筑改造,亦或者大范圍的產業更迭,一個更具活力和產業氛圍的天通苑正在誕生。
今年,第二輪回天行動已經啟動,“回天有業”、“創響三城記”等核心舉措的提出,旨在更大尺度的解決區域職住平衡問題。在此背景下,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昌發展)作為昌平區產業生態投資運營平臺,積極響應“回天有業”的部署,盤活天通苑區域的閑置空間,通過導入“新文娛、新消費”產業創新資源,整合旗下產服、金融等產業發展要素,打造的天通苑區域首座城市級產業綜合體——天通科技園即將于9月17日正式亮相,從而推動天通苑地區的職住平衡改善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著力回天有業,探索職住平衡最優解
隨著清華長庚醫院、天通苑體育館、龍德商圈等業態的投入運營,尤其是2018年啟動的第一輪回天計劃的民生改造攻堅戰,天通苑這座擁有645棟社區樓宇的“亞洲大社區”,公共配套得以補齊,居住品質日漸提升,睡城變宜居之城。但是,產業空心、無就業支撐,依然是阻礙該社區職住平衡發展的大難題。大數據顯示,區域內擁有約35萬就業人群,其中近8成的就業區域分布在海淀、亞奧、CBD、望京等片區,平均通勤時間1個小時以上。為此昌發展打造的天通科技園著力于推動區域職住平衡發展,共規劃20萬㎡,覆蓋產辦空間、商業配套、人才公寓、商務配套等多元業態,打造職住平衡的示范樣板。項目環繞地鐵5號線、13號A線、17號線環繞,形成了1公里內“3軌、4站臺”的交通圈,一街之隔的華聯商圈、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天通苑體育館等城市公共配套,與園區內的社區商業相互融合、滲透,為園區提供便利豐富的商業配套服務。園區建設初期,通過優先申請2000套人才公租房、運營400余套回家理想鄉人才公寓,為入園企業制定“公租房+精品公寓”的豐富且優惠的住房政策,先行滿足企業人才的居住需求。
外部帶動與內生需求雙驅動,衍生新文娛、新消費產業新賽道
就近擇業、有家有業有生活,一直是苑里人的訴求。數據顯示,天通苑區域擁有35萬就業創業人群,以從事IT高級工程師、TMT程序員、科技服務業白領等高端人才居多;1.2萬家從事科技服務、教育、文創服務的初創小微企業。同時,隨著回天大腦的工程推進,智能停車管理、智能交通、智能生活服務等社區生活的數字化場景應用需求愈發強勁。從區位優勢來看,天通苑緊鄰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亞奧及望京成熟商圈,有計劃承接這些區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平臺以及互聯網、文創類企業等產業外溢。
外圍區域產業外溢、內部人才及企業創新要素稟賦、社區生活場景應用驅動等多因素疊加,使互聯網與人工智能帶動下的“新文娛、新消費”新型產業將成為天通苑區域未來的主導型產業,也是天通科技園重點引進和培育的產業方向。
踐行“回天有業”,天通科技園即將開園
9月17日, “啟新天通苑,城致新未來”——“回天”產城融合發展峰會即將啟動,這也意味著天通苑首座產業綜合體項目——天通科技園即將亮相。屆時,將有政府相關部門、新文娛、新消費領域專家學者、產業菁英、技術大咖、知名投資機構代表、行業協會及核心媒體等數百位嘉賓與會,共同見證天通科技園的正式啟航。其中,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龍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劉云中也將出席本次活動,分別從城市規劃、產業發展的角度剖析天通苑區域城市升級優化及職住平衡發展路徑。
此外,和君咨詢將重磅發布《天通苑產業白皮書》,全面展現天通苑產業發展背景、產業現狀分析及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該白皮書,立足區域發展規劃,結合線上大數據、線下實地調研,對天通苑區域產業現狀進行全面“體檢”,首次全面系統的闡述天通苑區域產業價值增長點。
天通科技園是昌發展遵循城市產業經濟發展路徑,導入產業創新主體,織補區域產業空心的有力舉措。在新一輪回天行動計劃實施的5年中,天通科技園將充分扮演“回天有業”有力推動者的角色,依托昌發展的資源鏈接和服務平臺支撐,匯聚近1000家新文娛、新消費企業,實現近1萬人就近擇業,全面激活區域產業創新活力,推動區域產業結構真正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