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雙11購物節期間,商家與電商平臺紛紛摒棄繁復的促銷手段,回歸銷售本質,力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電商老將王飛,已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七年。他見證了電商從初期的開店即盈利,到如今的內卷加劇、利潤微薄。面對日益增多的“僅退款”薅羊毛行為和激烈的價格戰,王飛的店鋪曾一度陷入困境。然而,雙11的到來為他帶來了轉機,訂單量回升,退貨退款情況減少,讓他看到了生意好轉的希望。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而網上零售額則增長了8.6%。盡管整體消費增速放緩,但電商市場依舊展現出一定的韌性。雙11期間,天貓官網累計373個品牌成交破億,其中美妝品牌達到79個。星圖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全網銷售額已突破8450億元,創下10月歷史銷售紀錄。
然而,商家們對于電商環境的感受卻大相徑庭。不少商家表示,近年來電商行業的增長變得愈發艱難,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特別是“僅退款”和“運費險”規則的濫用,讓商家們苦不堪言。為此,電商平臺開始調整規則,以改善商家的營商環境。淘寶率先上線“僅退款”優化策略,日均攔截不合理“僅退款”超40萬筆,并推出退貨寶加強對羊毛黨的識別。
京東、1688等平臺也相繼推出類似舉措,優化“僅退款”規則,降低商家傭金和保證金等費用。這些改變讓商家們感受到了些許暖意,訂單量回升,惡意退款情況減少。同時,國家層面的消費促進政策也為商家們帶來了增長動力。隨著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落地,雙11期間天貓大家電成交額大漲765%。
互聯網平臺的互聯互通也為商家們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淘寶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微信視頻號下方可以掛上淘寶鏈接,為商家們帶來了更多的流量和潛在客戶。這一變化讓不少商家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們紛紛表示將抓住這一機遇,努力提升銷售業績。
雙11期間,不僅電商平臺和商家們忙碌不已,消費者們也積極參與其中。他們享受著購物節的優惠和便利,同時也對商品的質量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商家們紛紛表示將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體驗,以滿足消費者的期望。
今年的雙11購物節,雖然沒有了往年的喧囂和繁復,但卻更加回歸本質和務實。商家們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體驗等方式,努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而消費者們則通過購物節享受到了更多的優惠和便利,同時也對電商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