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5.36萬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與吃相關的消費表現尤為亮眼,成為消費市場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數據顯示,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9.9%,飲料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5%,餐飲收入同比增長6.2%。在天貓雙11的第一階段榜單中,食品到店券和沖調店鋪銷售榜也反映出食品消費市場的活躍態勢。
淘寶天貓食品生鮮總監鵬越表示,食品行業在天貓雙11中的整體表現超預期,尤其是食品到店券的增長,讓平臺和品牌共同受益。他提到,星巴克和瑞幸等品牌通過線上賣券,提前鎖定了未來消費,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優惠。
在沖調飲料榜單中,江中食療、五谷磨坊等品牌也占據了席之地,這背后是“藥食同源”心智在消費者心中的深度滲透。
從消費趨勢來看,健康化飲食成為一大典型消費趨勢。例如,白樺樹汁品牌嘉樺和健康零食品牌ffit8等,都以健康為賣點,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同時,新技術也推動了新概念的成立,如“0糖0脂”等健康概念在牛奶中的進一步運用,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
在食品行業中,老品牌依然堅挺,新品牌也層出不窮。如三只松鼠已經上市,成為淘品牌的代表;而像空刻意面和三頓半咖啡等品牌,則通過精準的品類選擇和品類定位,以及持續的產品升級和品牌建設,實現了快速增長。
預制菜行業在今年也呈現出分層明顯的趨勢。一些加工度較深的預制菜大單品可能銷售受影響較大,但一些熟制的牛羊肉、水產等“凈菜”則呈現出翻倍的增長。
在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雖然面臨利潤低、品牌意識弱和競爭壁壘難以構建等難題,但仍有褚橙等成功案例。褚橙通過標準化篩選,實現了橙子規格和口感的一致性,從而樹立了品牌。
零食行業也呈現出新的變化。大包裝、小規格的理念驅動了新的消費,滿足了消費者嘗鮮的需求。同時,零食消費人群也發生了一些結構性變化,如60歲以上消費者規模翻倍,88VIP用戶逐年遞增等。
在天貓食品生鮮營銷方面,鵬越表示,平臺要持續保持特色心智,做好專業度服務好消費者,并結合供需兩端需求,持續做消費創新。
天貓還在打造“垂類主播”,如酒水、美妝等垂直類目的主播,以吸引更多消費者。
鵬越認為,主播雖然會制作內容,但在選品能力和供應鏈風險把控能力方面存在差異。天貓通過前置的供應鏈風控和后續的兜底措施,幫助主播解決這些問題,讓他們能夠專注于賣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