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正逐步跨越科幻與現實的界限,成為科技領域的新寵。今年,這一領域取得了諸多突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波士頓動力公司的Atlas機器人。
今年4月,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電動Atlas正式上崗,取代了舊版的液壓驅動系統。僅僅六個月后,Atlas便迎來了重大升級。10月31日,它能夠自主完成工廠模擬環境中的物理任務,如移動序列手推車和發動機蓋。這一成就得益于其機器學習視覺模型,使其具備強大的感知能力,能夠識別目標并靈活應對環境變化。據悉,波士頓動力公司計劃在2025年初進行Atlas的試點生產,未來有望量產。
與此同時,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小米、華為、小鵬、阿里巴巴等企業紛紛加大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布局,聚焦于5G-A、AI等技術創新,旨在提升機器人的高精度定位、實時控制等能力。在華為主辦的2024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GTI聯合國移動、樂聚機器人等企業共同發布了“智網慧城”計劃,進一步推動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與市場規模也在持續擴大。據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國內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7.6億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至750億元,占全球市場比重達32.7%。
然而,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技術層面,運動控制、視覺感知、人機交互等方面仍存在技術難題;成本方面,上游硬件成本與定價較高,軟件普遍依賴廠商自行開發,限制了其廣泛應用。數據隱私等政策問題也亟待解決。
為推動人形機器人等科技產業的加速發展,投融界作為國內專業的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為優質項目與創投機構提供精準匹配服務,有效解決創投信息不對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