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領域的激烈競爭中,MiniMax憑借其出海明星產品Talkie脫穎而出,該應用的下載量已超越同類領先產品character.ai。據估計,MiniMax今年的收入有望突破7000萬美元大關,其中大部分將來自Talkie的廣告收益。
作為“AI六小虎”之一,MiniMax一直保持低調姿態。然而,隨著創始人閆俊杰發布文生視頻abab-video-1,該公司正式加入視頻生成模型的競爭行列。這一舉動引發了外界對其戰略意圖的猜測,但MiniMax始終未給出明確答復。
MiniMax早在ChatGPT問世前就已成立,其背后是全明星創業團隊,成員來自商湯科技。該公司自研的MoE架構大模型在國內首屈一指,可與GPT 4相媲美。其海外應用Talkie每日與全球用戶交互達30億次,展現出強大的數據實力。
今年3月,MiniMax在A+輪融資中成功獲得6億美元投資,由阿里巴巴領投,估值超過25億美元。騰訊、紅杉資本中國、高瓴資本、IDG資本以及米哈游等也參與其中。然而,在國產大模型創業公司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MiniMax的“神秘”戰術引發了諸多疑問。
MiniMax的早期投資人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將其投資視為“通往新世界的門票”。自2021年以來,AI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內大模型數量激增,投資熱潮涌動。紅杉、高瓴等老牌投資機構以及阿里、騰訊等新興勢力紛紛下注,從模型層到應用層全面布局。
在產品的道路上,MiniMax采取了激進的策略。該公司是國內最早推出AI應用產品的創業公司之一。早在ChatGPT 3.5上線前一個月,MiniMax就發布了虛擬AI社交產品Glow。盡管該產品因涉及敏感內容被下架,但MiniMax并未放棄。隨后,Talkie和星野等產品的推出再次贏得了用戶的青睞。
在技術方面,MiniMax不斷推陳出新。2024年1月,該公司發布了千億參數MoE架構模型abab6。僅三個月后,又推出了萬億參數MoE架構模型abab 6.5系列模型。這些模型在核心能力測試中表現出色,接近GPT-4、Claude-3、Gemini-1.5的水平。
然而,MiniMax也面臨著商業化困境。情感陪伴類AI賽道正面臨瓶頸,用戶增長乏力,活躍度下滑。同時,該領域的用戶群體以年輕人為主,付費意愿和能力有限。在海外市場,Talkie還面臨著嚴格的監管和審查以及文化差異等運營難題。
為了打破商業化困境,MiniMax在B端和C端同時發力。在B端市場,該公司以API為紐帶布局開放平臺,主要落地場景包括角色扮演、AI客服、智能硬件等領域。目前已有3萬余家企業接入。在C端市場,MiniMax通過廣告機制和付費訂閱等方式實現商業化變現。
盡管如此,MiniMax的商業化之路仍然充滿挑戰。國內To B的AI市場已被大廠瓜分,對于尚未盈利的大模型公司來說,競爭壓力巨大。同時,To C市場也面臨著用戶粘性和付費意愿的考驗。為了尋找出路,MiniMax在海外市場積極尋求機會,Talkie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大量忠實用戶。
在AI領域的激烈競爭中,MiniMax不斷推陳出新,尋求突破。然而,商業化困境和市場競爭壓力仍然困擾著這家公司。未來,MiniMax將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