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只要求畫原型寫文檔,到現在要求商業化變現,產品經理的要求和門檻愈來愈高,而在AI的沖擊之下,未來產品經理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作者在本文分享了她的觀點,與大家參考。
2024年,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已經從早期的跑馬圈地進入到存量市場的精耕細作階段。產品經理不再僅僅是“做產品”,更像一名立體作戰的指揮官,連接前端用戶體驗與后端業務邏輯。在這個角色變革的關鍵時刻,從深度觀察視角出發,我們不妨從行業趨勢、技術浪潮、實際案例等角度,深入探討未來產品經理將面對的演進挑戰與應對策略。
一、從“需求搬運工”到“戰略智囊”:未來產品經理角色的核心變化 1. 用戶需求:從泛需求到個性化洞察
趨勢解讀: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紅利逐漸消失,產品經理的核心任務從“發現需求”向“深度理解用戶”轉移。以社交平臺為例,泛需求時代,用戶只想“社交”;而如今,年輕用戶可能希望在平臺上獲得自我表達,而年長用戶更關注隱私與安全。這種需求分層,使產品經理需要更精細地劃分用戶群體并挖掘細微的行為差異。
案例分析:知乎在2019年推出的“鹽選會員”,一開始聚焦于優質內容付費。但在用戶細分洞察中發現,一部分用戶更傾向于輕量化泛娛樂的知識服務,而非高濃度干貨。因此,知乎迭代出了“鹽言故事”等新產品形態。這種“挖掘需求+快速反應”的模式,成了未來產品經理精細化管理用戶需求的典型路徑。
2. 技術加持:AI賦能下的決策與創新
趨勢解讀:AI、大數據、NLP等技術逐漸普及,讓“AI+產品”成為新的行業風口。這并不意味著技術取代人,而是讓產品經理能夠借助技術深入挖掘用戶行為背后的真實動因。例如,智能推薦系統不只是基于簡單點擊率,而是要預測用戶的偏好,動態調整內容呈現。
案例分析:B站在內容推薦系統上實現了精準的個性化推薦。通過AI對用戶觀看時長、評論、分享等行為數據進行分析,B站能夠精準捕捉到用戶興趣點,從而在極短時間內推送合適內容。這樣的技術加持下,產品經理角色已從“決策執行”轉變為“技術應用+數據決策”,更注重戰略方向與執行落地的平衡。
二、崗位職能的細化與融合:未來產品經理的新定位 1. 職能細分:從“一崗多能”到“深度聚焦”
趨勢解讀:隨著業務鏈條的精細化,企業更傾向于在產品管理中引入“專精化”角色。以SaaS軟件為例,不同模塊的產品經理(如用戶增長、數據分析、供應鏈管理等)需要深耕各自領域,而不再是“大雜燴式”的多模塊負責。這種職能細分反映了企業對產品“深度理解”與“精準解決”的需求。
案例分析:飛書(Feishu)在開發階段便將產品細分為協同辦公、溝通工具、云端存儲等多個模塊。每個模塊由專門的產品團隊負責,這不僅加速了產品上線,也在功能升級時更加貼近用戶需求。對未來產品經理而言,深耕某一垂直領域將成為核心能力,意味著必須要在單一模塊內打通從需求到執行的全鏈路。
2. 角色融合:從“產品+市場”到“產品+商業模式”
趨勢解讀:產品經理不再僅僅負責功能設計,還要關注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尤其在存量市場競爭中,產品的變現能力、生命周期管理等成為核心考量。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商業敏感度,通過數據監測、用戶訪談等方式,不斷調整產品的商業策略。
案例分析:微信支付上線“零錢通”功能,不僅讓用戶可以便捷地在小程序內消費,也創造了現金流的沉淀。這類功能本質上是一種產品與商業模式的融合,在產品設計初期就考慮到用戶行為和變現模式的協同。產品經理在角色上逐步從產品本位的“體驗為王”走向“商業價值驅動”的思維轉變。
三、未來產品經理的應對之策 1. 強化數據思維:讓數據說話,而非憑感覺
在未來,數據將成為產品經理決策的核心。數據不僅僅是統計指標,而是洞察用戶需求和產品問題的關鍵。未來的產品經理要熟練使用數據分析工具,精確定位用戶痛點。例如,在線教育產品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路徑,找出用戶流失的關鍵節點,從而制定針對性策略。
2. 構建敏捷團隊:速度與質量雙贏
在產品競爭愈加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產品經理要帶領團隊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這就要求具備敏捷開發的思維。以短視頻產品為例,快速上線、快速迭代,是應對用戶需求變化的必備能力。未來的產品經理需要掌握敏捷開發的原則,帶領團隊在短周期內推出高質量的產品。
3. 拓寬知識邊界:跨領域學習與應用
未來的產品經理不僅要懂技術,還要掌握商業邏輯、法律合規等多維知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普及的背景下,產品經理應當具備基本的技術背景,例如熟悉數據隱私的相關法規、理解算法偏見等問題,確保產品既滿足用戶需求,也符合政策法規。
四、未來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多維視角”
未來的產品經理角色將不再是單一的需求解決者,而是具備多維視角的綜合管理者。他們需要在需求挖掘、技術應用、商業模式創新等多個領域擁有深厚的理解與實際操作能力。這不僅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機遇。只有不斷拓寬知識邊界,提升綜合能力,產品經理才能在行業變革中保持核心競爭力,實現個人價值與產品共贏的雙重目標。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