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熱點微評(ID:redianweiping),作者:王新喜,授權轉載發布。
掃地機器人站上了風口。
在經歷過2018年前后銷量下滑的低谷期之后,掃地機器人正在進入上行通道。
從中國家電網的報告《2021年掃地機器人市場發展白皮書》來看,掃地機器人從2013年開始呈現高速增長,而2018年到2019年又呈現了一波增長減速的小低潮。中怡康數據顯示,2019年掃地機器人市場零售量約為533萬臺,同2018年相比,下降了7.6%。
2020年開始恢復反彈。數據顯示,2020年,掃地機器人銷售額同比增長達19.1%。
而掃地機器人有著“強互聯網屬性”,整體大盤的線上銷售要遠高于線下,根據中怡康數據顯示,因疫情原因,有近9成掃地機器人的銷量都是來自于線上。
而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來看,2018-2020年CAGR為8.92%,2021年1-7月線上總銷售額為52.62億元,好于往年同期(2020年1-7月線上總銷售額37.28億元),2021年有望創歷史新高。
從市場品牌玩家來看,目前從傳統家電(海爾、美的)到新興手機廠商(小米)以及原本的家用清潔機器人廠商(科沃斯、浦桑尼克、福瑪特、ILIFE智意、iRobot)在集體爭奪該市場,大量新老玩家都在入局,目前整個市場進入到了下半場。
下半場的競爭,掃地機器人到底拼什么?
掃地機器人為何開始受到消費者青睞?
掃地機器人的風靡背后,是懶人經濟的興起為掃地機器人提供了剛需性的市場土壤——國內掃地機器人產業2010年左右迎來初始發展階段,彼時由于產品價格偏高,功能與體驗不健全,口碑平平,市場滲透率不高。
不過,隨著80、90后一代成為家庭消費主力。這一代人由于工作繁忙、時間緊張,沒空做家務或者懶于做家務成為常態,擁有全新產品形態特征的掃地機器人產品開始開始被一眾年輕消費者接受與青睞。
有調查數據顯示,有62.8%的受訪者表示需要掃地機器人,認為該產品能夠節省他們的時間和精力。
其次是產業鏈的成熟與完善。當前市場上的掃地機器人由5大部分構成——本體、充電電池、充電座、集塵盒、遙控器、電機。整個掃地機器人設計的部件等上游材料與中游生產已經比較完善。
在技術層面,當前人機交互、導航及路徑規劃等物聯網技術比較成熟了,產業鏈相對完善,這給市場廠商大規模涌入創造了條件。
其三是當下的廠商研發加大了研發投入,產品的打磨與升級在持續完善。
過去掃地機器人一直存在“亂撞”、“卡住”、“漏掃”、“清潔不徹底”等行業痛點,這些痛點嚴格來說在目前也依然存在,但各大廠商目前通過導航技術、智能AI算法結合dToF、3D結構光、視覺識別等技術,在逐步發力解決。
根據中國家電網報告來看,掃地機器人的產品大致歷經了三個階段,即隨機式清掃、規劃式清掃和導航建圖式清掃階段。
發展到今天,主流技術都是導航建圖式清掃,而這項技術的核心是依賴于定位導航和路徑規劃,其清掃覆蓋率和效率得以極大提升,當前的定位與地圖構建的主流是 SLAM 技術。
在近兩年,掃地機器人依賴深度清潔功能與避障、路徑規劃、導航能力的持續升級,逐步打開了市場,廠商陸續將AI視覺識別、dToF導航、3D結構光等技術引入,使其變得愈加智能與實用。
比如石頭科技自研激光導航技術,科沃斯在導航技術上覆蓋了LDS、VSLAM以及dToF導航、3D結構光技術等,也將視覺識別等將技術應用到了掃地機器人產品上,石頭掃地機器人T7Pro也采用了AI雙目識別避障的產品等。
技術與產品的進步與研發投入息息相關。
資料顯示,2018年~2020年,科沃斯研發費用分別為2.05億元、2.77億元、3.38億元,石頭科技同期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17億元、1.93億元、2.63億元。兩大頭部企業在研發投入上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掃地機器人有點渠道為王的意思。當前其線上渠道發展速度要遠高于線上,這對傳統品牌構成了挑戰。
從今天來看,掃地機器人雖然在快速發展,但整體的市場滲透率僅為8%,上升空間還很大。而發達國家早在2018年就已經達到了16%的滲透率,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個市場共識是,新產品想在大眾市場上獲得成功,或者要大眾接納一個點子,就必須到達15%~18%的市場接受度這個轉折點,在那時之后,才能真正打開市場。
從目前的普及率來看,掃地機器人距離發展的轉折點還有一定的距離,不過整個市場的品牌格局正在形成。
根據中國家電網的《2021掃地機器人市場發展白皮書》顯示,科沃斯全渠道銷售額市場占有率近50%,處于第一梯隊。
第二梯隊以小米及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為代表,二者合計占國內市場份額約22%;第三梯隊主要以國內外掃地機器人專業廠商(以 iRobot、浦桑尼克等為代表)和傳統家電廠商(以海爾、美的等為代表)組成;而第四梯隊是一些中小品牌。
從目前來看,新興廠商在清潔度與清潔模式上不斷迭代,對消費者痛點與需求把握越來越精準,傳統家電商廠商依靠渠道優勢和品牌效應,互聯網巨頭依靠流量優勢搶奪市場份額,競爭變得空前激烈。
掃地機器人向哪些方向進化,未來拼什么?
問題來了,要抓住未來掃地機器人市場的風口,未來競爭方向在哪里,到底要拼什么?
未來的競爭方向首先要從發展趨勢來看。首先,掃地機器人沿襲著從單獨掃地到掃拖一體再到掃拖洗一體方向進化。
未來誰進化的更為出色,誰就能更大化的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比如說, 過去掃地機器人以純清掃為主,但產品的局限在于無法化解高清潔難題,因為它本質上依然需要人力協助。
后來iRobot等廠商開始研發出擦地機器人。比如說iRobot推出的"雙效組合膠刷"基于污垢探測技術,可以針對復雜的家居環境不斷地調整行為模式,并針對特別臟的地方自動進行反復清掃。
在2018年,一家名為ILIFE智意的廠商推出了智能洗地機器人,與普通的掃地機器人相比,它采用了凈水箱和污水箱分離設計,過智能規劃導航,實現區域清洗、重點清洗等功能。
2018年之后,洗地機器人正在成為普及的方向。比如2019年云鯨推出了“會洗抹布的拖地機器人”, 科沃斯推出了“掃拖洗旗艦機型”DEBOOT N9+,石頭科技推出了自清潔掃拖機器人G10等等。
也就說,智能機器人已經從早期的單獨掃地到掃拖一體再到自清潔、自洗地,自清潔模塊與洗地,這擊中了消費者拖地全面解放雙手的痛點,“免手洗”、“無接觸”的自拖洗產品正在成為掃地機器人的主流升級方向。
從未來消費者需求來看,對掃地機器人產品的質量與標準以及清潔要求會越來越高,整體產品將從性價比為王向中高端品質化路線演進。
從目前的市場滲透率來看,盡管國內掃地機器人在迅速增長,但很多家庭還處在觀望階段,尚未轉化為購買,整個行業的市場前景有賴于產品的進一步成熟與打磨。
其二,掃地機器人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技術進化的過程,它有望成為家居智能化的入口級終端。
當下掃地機器人在導航與避障等智能化規劃能力、清潔效率等主流智能化功能升級層面已相對完善。
發展到目前,市場主流產品普遍能完成自動識別清掃區域、對環境進行智能高效的分區清掃,包括智能規劃導航(激光導航、視覺導航)以及產品的物聯網能力等,科沃斯、irobot、ILIFE智意、小米等產品都在強化這個方向,但還沒有能稱得上滿分的產品,它依然是未來比拼方向之一。
其次,隨著掃地機器人在人機交互、萬物互聯等方面的進化,對家庭動態環境的把握正在越來越全面,它有可能發展成為新一代智能家居的入口級智能終端,具備極大的可拓展空間。
此外,從目前的掃地機器人的智能化方向來看,目前更多還局限在視覺識別,而在語音識別能力的研發與探索上還存在缺失。
因此,從趨勢來看,智能語音識別可能是掃地機器人差異化競爭的一個演進方向。
從整個智能家居大方向來看,包括語音控制識別智能音箱、門鎖、電視等已是趨勢,掃地機器人作為智能家居領域的重要產品,語音指令控制可能也將是方向之一。
其實早在2016年,隨著亞馬遜智能音箱的火爆,業內就曾有一場將智能語音引入掃地機器人的討論。
在過去的觀點來看,有兩大難題,首先是掃地機器人在語音研發技術上并不成熟,其次,掃地機器人由于產品本身的噪音問題會進一步導致它的語音識別率偏低。
這也是為何從三星到科沃斯都曾推出可通過亞馬遜Echo語音交互的掃地機器人,但并未在市場上產生太大的反響。
但目前來看,語音研發技術在不斷進步,眾多產品已經能做到采用聲學降噪等技術,在清洗的同時將降低噪音控制在40分貝或者60分貝之下,屏蔽噪音干擾。
此外是TTS語音合成芯片在眾多領域已經應用,人們通過語音指令對掃地機器人進行控制已經成為可能。
而掃地機器人也正在成為家庭場景中的高頻使用產品,它類似于當下的眾多電子產品,在解決了工具性的核心功能之后,可能會逐步向娛樂化方向演進。
因此,未來的掃地機器人結合智能家居的語音控制場景與用戶習慣進行創新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語音識別引入帶來的語音對話、音樂、視頻播放、電臺收聽等娛樂化功能方向可能會成為掃地機器人的一個演進方向。
我們可以預測,掃地機器人未來的競爭方向一方面是在“拖、洗、導航、避障”等核心功能層面不斷升級,產品功能層面的品質化升級依然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核心能力。
另一方面是隨著掃地機器人在工具型定位上升級到頂點,各家差異化功能正在抹平,如何找到突破性的創新方向是接下來的比拼亮點——隨著AI與5G功能的引入,智能家居的AI語音能力成為標配,掃地機器人也有可能會成為一個“語音控制與對話中心與娛樂化輔助設備”。
目前娛樂化方向依然是掃地機器人的空白市場,筆者建議頭部廠商跟進這個方向。
從整個市場規模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掃地機器人市場。中怡康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94億元,而市場滲透率遠低于美國等成熟市場,空間巨大。
從品牌層面來看,iRobot、科沃斯一直做高端定價,產品品質質量與智能化程度較高,其旗下的掃地機以及掃拖一體機在國內市場有一定的普及度,但在高清潔領域以及智能化、性價比層面的優勢可能無法維持,國內其他玩家還有很大的搶食空間。
另一方面,隨著產業鏈技術的成熟,性能差距會被快速彌補,各廠商在智能化識別障礙物、分區域清掃、導航技術、噪音分貝等智能化能力上也會迅速跟進。
市場格局還未到穩固階段,產品還在繼續演變,消費者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誰能有效拉開體驗的差距,誰就能贏得第二階段的先機。
如何找到差異化的突破口也非常關鍵,從未來的進化方向來看,誰能在語音識別打開娛樂化競爭的第二條路線,也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破局者。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