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簡單、好用的工具和規則是最為效率的規則。
作者 |王楊
編輯丨高遠山
返璞歸真似乎是今年“雙11”的主題。
人們熟悉的晚會悄然停辦;預熱周期再度拉長甚至成為“正餐”;多年對立的平臺握手言和;滿減規則比過去簡單、單純。
電商的滲透率已經接近峰值,接近極限,當下的消費者更相信錢包,而非故事。比如女裝賽道,今年以來,初代網紅張大奕宣布關閉開了十年的網店,女裝品牌“羅拉密碼”也宣布停播閉店,創始人抱怨“流量成本翻了10倍”。粉絲122萬的淘寶金冠店鋪“復古大爆炸”發布閉店公告,稱平臺一系列政策和市場大環境讓原創商家很難生存下去。
傳統電商曾靠低成本和便捷的體驗掀起革命,“實體商業被電商打敗還是被高房租壓垮”的討論流行一時。但機制成熟之后,流量費用又成為電商的“房租”和“稅”。
電商新模式崛起,帶貨主播幫“家人們”把價格打下來,但層出不窮的“翻車”事故和主播高額抽傭又成為新的話題。兜兜轉轉,對商家尤其中小商家而言,“天下依然有難做的生意”。對他們而言,平臺規則永遠不是核心矛盾,能不能賺到錢才是大事情。
時代敘事改變,不變的是用戶依舊希望擁有便宜且好用的產品,尤其在下行周期。買賣雙方不是對立關系,便宜好用的產品吸引來更多買家,買家增多支撐低價的可持續性,這才是正向循環。
圖源:罐頭圖庫
01流量分給誰?從平臺角度來說,流量分配導向的不同成為下半場戰役的分化點:是把流量給出價高的商家?還是給價格競爭力強的商家?還是給為平臺帶來高GMV的商家?
用戶需求陷入疲軟,消費者有限的注意力不斷地被稀釋,最終結果就是營銷成本不斷升高。不投流便換不來GMV的增長,而投流就逐漸淪為給平臺打工。隨著淘系等平臺拉高貨幣化率、商家供給也過多等因素,線上流量已接近枯竭,商家營銷投入ROI下降嚴重,成本卻一直高漲。促銷周期拉長,促銷的邊際效應也在減弱。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增長,已在瓶頸期停留了很久,2014年阿里的人均獲客成本為55元,如今已飆升至3569元。
艾瑞咨詢認為,在追求性價比的消費需求占據主導地位的大背景下,流量分配上如何加大低價導向的力度,成為各家平臺的核心角力點。
圖源:罐頭圖庫
決定流量分發邏輯的主導力量,是消費需求導向。當前,在經濟下行周期下,理性消費占據主導地位,追求性價比的需求決定了流量分配的主要流向。為了順應經濟周期的發展規律,于近年開始,各主要電商平臺加大低價導向的流量分配規則實施力度。結合戰略定位、盈利模式與核心資源稟賦,在流量分配上如何加大低價導向的力度,成為各家平臺鞏固基本盤、拓展新增長點的核心角力點。
以拼多多為例,平臺堅持性價比優先的底層邏輯;2024年,百億補貼、秒殺等流量引擎同時會進一步向優質好物進行傾斜。
哪一種流量分配規則更合理,不同的平臺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選擇。在買家、賣家和平臺充分博弈之后,此消彼長的行業格局會給出評判。不過,“變得簡單”應該是不同平臺的共識。關于如何讓人買到低價好物,關于如何讓商家感到生意好做,各家平臺的規則也在尋回本心。
在數年前,一眾傳統加工廠、國貨品牌積極擁抱數字轉型,渴望搞懂線上營銷的一套玩法,在電商浪潮到來時,打不過就加入。而在如今,復雜的玩法和沉重的運營成本卻已讓他們卻步。2023年,老國貨“活力28”直播間大火,一幫大叔誤打誤撞開啟直播,質樸實在的形象贏得好評。“不懂規則、不懂上鏈接”成為寶藏國貨的標簽;鴻星爾克的低調不宣傳獲得大量聲援,一度訂單爆炸,迎來野性消費。
這些案例說明,很多具有產品競爭力的工廠店,實際上并不適應復雜的平臺玩法,導致獲得的曝光有限;而用戶也對促銷套路感到疲倦反感,隨著消費選擇改變,實在的性價比受到追捧;平臺的流量傾斜和算法需要做出改變,為買賣雙方減負。
02降低門檻,互聯網的本質越大的平臺越容易變得積重難返,迷信在過去的成功經驗里,面對變化后知后覺,積重難返,患上“大公司病”。
“雪球”社區上有一篇白牌商家的吐槽貼,他們公司B端品牌代工為主,國內客戶包括自營電商占比可以忽略不計。傳統代工業務下降太多,想去做電商的增量市場。但在跟一家平臺的國際站溝通后發現,自己被要求進行認知更新:開店、流量、運營和美工都要花大量成本,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展示,然而這樣的花費還未必能獲得穩定的訂單。
這家平臺有過成功的輝煌,試圖用一副靈丹妙藥來告訴制造業如何擁抱互聯網和營銷。這家平臺強調“酒香也怕巷子深”,用賦能和用戶價值等一系列概念包裝簡單的買賣關系,讓廠家疲于奔命。
這家工廠無奈換到Temu平臺,發現基本不用太多運營,有產品直接報價、免費開店,基本上了就能賣,每天已經可以穩定出幾千單。平臺并不需要企業主上個線下培訓班,招個厲害的運營,只需要把精力放在穩定供貨和把控品質上。雖然平臺治理嚴格,但規則明確,賺到的錢是實實在在的,也很好的制約了買賣平臺三方關系。
圖源:罐頭圖庫
這篇帖子引發了諸多共鳴,許多制造業和互聯網從業者在評論區參與討論。“工廠之外商品最大的兩塊成本,一個是運輸費用(物流成本),另一個是銷售費用(信息成本)。科技的發展就是在降低這兩塊成本,所以有集裝箱和互聯網改變世界的說法,一個極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一個極大降低了信息成本。但現在很多信息成本都是被壟斷被人為設置的,美其名曰廣告、營銷等各種話術……”一個留言表示。
電商競爭趨同化、存量化的背景下,許多商家都在多平臺入駐;平臺的運營成本流量成本都直接影響商家的營收和盈利水平。橫向對比之下,只有拼多多還存在機制簡單、無成本、巨量的自然流量,這對一個如此體量的平臺來說是難得的。
對商家來說,明確、簡單、好用的工具和規則是最為效率的規則;對買家而言,也是如此。在這個簡單邏輯的基礎上,“大力的扶持”和“堅決的治理”雙項并舉,組成了拼多多的平衡術。一方面,拼多多將投入百億資源包大力扶持具有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商家、新質產業帶,大幅度減免優質商家的交易手續費,未來一年預計減免100億元;另一方面,拼多多也將繼續加大對運營、技術的投入,堅決地進行平臺和商家的生態治理,打擊不法作弊商家。
存量時代的博弈,沒有人能強迫商家在看不到希望的平臺做生意,精明的商人會用腳投票。內功的修煉,不是單純的“內卷”可以概括和抹殺。
“雙11”期間你有在拼多多“剁手”嗎?感覺怎么樣?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