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曉晟)近來,與中國電信5G專網相關的好消息頻傳,天翼物聯5G確定專網產品通過工信部入網認證;助力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復材”)玻璃纖維生產向“智”躍遷;助力中煤新集利辛板集電廠二期項目由“傳統火電”向“智慧電廠”蛻變……通過“建網”“聯網”“用網”有機融合,5G專網賦能傳統產業數智化轉型成效明顯。
中國電信5G專網迎利好
隨著工業物聯網的快速發展,5G在工業領域正逐步從工業生產外圍輔助、數據采集環節向生產控制核心環節與產品全生命周期突破。不過,“外圍輔助應用多、核心環節應用少”“5G工業數據采集多、生產控制應用少”“簡單生產調度應用多、復雜精密生產控制應用少”等場景應用難題仍未解決。在此情況下,5G專網應運而生,并正在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動力。
近日,中國電信旗下的天翼物聯自主研發的5G確定專網產品成功通過工信部入網認證,并獲得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標志著產品具備了規模化商用能力;同時,產品還順利通過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行業首批“新型工業網絡產品”測評,充分展現了產品在工業領域的創新功底與市場落地能力。
據悉,天翼物聯創新5G內生確定性方案,自主研發5G確定專網產品,通過“端網協同、多網融合、通智合一”等核心能力,實現產線級確定性保障能級躍升,推動客戶從連接到產線重構,助力新型工業化。場景應用上,產品已在多個大型工業項目中落地應用。
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隨著各行業數字化轉型速度的加快,我國5G專網市場的總收益預計于2026年達到2361億元,2021—2026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08.2%。
“三網”融合提升企業賦能
除了獲得相關部門的入網認證,中國電信也推出“致遠”“比鄰”“如翼”三類不同的定制網服務模式,實現“云網一體,按需定制”,特別是“三網融合”的特點也是其廣受企業認可的重要原因。
這里的“三網融合”指的是通過“建網”“聯網”“用網”等一攬子數字化服務,實現企業內關鍵技術裝備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與集成。以國際復材為例,“建網”方面,國際復材長壽、大渡口兩大園區部署了中國電信如翼5G定制網,5G網絡覆蓋率超90%。針對核心生產環節,5G確定專網提供了低時延、高可靠的網絡服務,從根本上杜絕因干擾、丟包造成的設備“斷聯”問題。“聯網”方面,基于5G確定性網絡,通過部署確定性工業網關,提供高精度時間同步、TSN協議簇流量整形、精準門控轉發、雙發選收以及內生調度算法等關鍵能力,實現園區各類生產設備數據的安全、實時、可靠傳輸。“用網”方面,打造了玻纖工業高清視覺質檢、AGV智能運輸、5G+遠程AI視覺質檢等16項工業互聯網應用。針對玻纖工業高清視覺質檢場景,通過部署5G網絡,實現高清圖像的實時傳輸,解決了依靠人工檢測造成的漏檢問題,大幅提升產品質量……
通過“三網融合”,國際復材5G智能工廠迎來了新的蛻變——生產園區實現人、機、物全面連接,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躋身行業領先水平,企業成功入選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名單。
物聯網連接規模成為當務之急
5G專網提供了企業定制化網絡的自由度,可以根據使用場所、工作類型提供不同的配置,在隱私和安全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當然5G專網需要根據客戶的不同業務場景“量體裁衣”與客戶的應用集成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目前5G專網中,“物聯”更能體現專網對行業數字化能力的提升,物聯網連接數增長也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專網在行業生產經營核心流程的滲透程度,因此大力提升5G專網環境下的物聯網連接規模是5G專網發展的核心任務之一,沒有物的連接,真正的數字化、智能化場景不可能實現。在當前5G物聯網產業鏈已形成的背景下,應加快推動專網環境下RedCap、NB-IoT等中低速物聯設備上規模。
5G專網建設還需要進一步降低網絡運營成本、豐富5G行業終端生態。行業企業要更加積極進行探索研究,一起把蛋糕做大,只有真正切入各行業的核心生產環節,才能切實拉動行業對5G網絡、終端、應用的需求,從而實現5G服務千行百業,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未來,中國電信也將不斷加強5G專網產品能力,滿足工業互聯網各種場景需求,為我國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