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極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現在的生活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手機在手天下我有。尤其是對比國外的大多數國家,交個話費需要幾天,訂個外賣需要幾個小時才能送達,網上購買的東西就更不用說了,有可能一個月才會送到家門口。反觀我們的網購,不論是再遠的地方,必保一個星期送貨上門,不得不讓人感嘆中國網購的速度之快無人能及。
電商崛起
說起網購,在電商時代發展快速的今天,大量的電商平臺蜂擁而出淘寶、京東、拼多多等,但不可否認的是馬云的淘寶一向是電商行業的龍頭老大。
其實在我們本土上的淘寶,京東等平臺相互競爭發展的同時,美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網購平臺亞馬遜也曾在中國戰場上企圖占有一席之地,只可惜雖然實力雄厚,但終究在中國一敗涂地。
亞馬遜是由杰夫·貝佐斯創立的網上書店,誕生地在美國,主要的經營范圍就是圖書。
度過了短暫的艱難時期后,亞馬遜這種電商模式就受到了全美國甚至全球人民的歡迎,杰夫·貝佐斯也憑借著這個蒸蒸日上的平臺名利雙收,再加上當時全球的互聯網正在普及階段,可以說無論到哪里都有亞馬遜扎根開花的可能。
2004年杰夫·貝佐斯開啟了全球爭霸計劃,最主要的戰場就是人口眾多電商行業去不足的中國,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全球的電商霸主,在中國遭遇了最大的滑鐵盧。
配送失利,口碑盡失
雙十一是最早是淘寶為促進客戶消費而制定的購物節,在這一天淘寶上的商品大多數會打折,而且折扣力度特別大,所以雙十一這一天吸引了大多網購愛好者進行網購。
雖說是淘寶制定的雙十一購物節,但其他各個平臺大多也會搭一波順風車,可以說雙十一不僅是商家的一次提升口碑的機會,也是消費者對各大平臺的一次期末考試絕大多數平臺會盡全力保證消費者在雙十一的購物體驗,商品質量、配送、售后、價格等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最好。
亞馬遜當然也想在雙十一展露一下頭腳,打破一直以來的僵局,可亞馬遜顯然低估了雙十一在消費者心中的重量,某年雙十一的時候,亞馬遜以超低的價格吸引了大批消費者下單,但亞馬遜的后期并沒有發貨,原因是商品價格太低,沒有利潤可圖,最后下單的人都被告知缺貨訂單自動取消。
這在顧客至上的中國可是一件砸招牌的事情,要是換到其他平臺,即使是商家賠錢也會給顧客發貨,但亞馬遜將對付美國人那一套理論放到了中國人身上,所以這次雙十一后亞馬遜口碑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說一落千丈。
管理經營沒有本土化
最了解中國人的當然還是中國人,亞馬遜這個外國品牌大概沒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無論在管理上還是在經營上,都脫離了中國本土的需求。就拿購物習慣來說,美國大多網購美妝用品,而中國大都喜歡購買衣服,美國人有一半不介意有配送費,但中國人90%都不喜歡有配送費的商品。
所以亞馬遜入駐中國后,依然用美國人的消費習慣來服務中國人,顯然不能更好的迎接中國市場的需求。
其次從團隊來講,亞馬遜曾經用采用美國人的獎勵機制來管理中國的配送團隊,這使得大部分配送員的收入急劇下降,無奈之下配送人員紛紛離職,沒有了專業的配送團團隊,亞馬遜只能將配送工作承包給第三方團隊,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國內電商行業的崛起
郭德綱曾經說過:“不是我的相聲說的有多么的好,這都是同行們的襯托。”中國電商行業也是如此,在亞馬遜停滯中國一籌莫展時,馬云、劉強東的電商平臺紛紛發現商機瓜分中國市場。
馬云以亞馬遜的模式為基礎,摸索出一套適用中國人消費習慣的模式,一邊加大宣傳力度,一邊免費吸引商家入駐。劉強東的京東更是將配送團隊不斷升級,以快速的配送吸引了大部分用戶。而后拼多多等平臺的崛起,又占領了中國低端的消費市場。
這樣一來,各個方面都處于劣勢的亞馬遜,只能無奈敗北,最后杰夫·貝佐斯只能狼狽收拾行裝,帶著6萬億資產,退出中國戰場。
在亞馬遜全球開花的時候,中國的亞馬遜去枯萎至死,這其中固然有本土電商崛起的原因,但同時杰夫·貝佐斯經營管理不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俗話說入鄉隨俗,無論是哪一種外來的產品在入住本土時,都要了解調查本土用戶的習慣,打造出一只適用本地的團隊,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
但無論是本土的電商還是外來的電商,在良性競爭中受益的還是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