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
自然流量更充沛的地方,就相當于“保稅區”。作者|楊知潮
編輯|原 野
電商創造財富的過程,也是流量循環的過程。
一套趨近成熟的流量分配機制已經運行多年:平臺從外部獲取流量,通過一套自己設定的機制,把流量分配給商家,從中獲取的部分利潤,再用于流量的獲取。這個過程會產生了更多的商業,比如平臺向外貢獻了廣告收入、向內孵化出優質商家。
更重要的是,它給中國用戶帶來了領先的網購體驗,促成了電商行業的繁榮。
不過,這已經是1.0版本的敘事了。正如互聯網產品總需要迭代,這套流量分配機制在運行多年后,也會出現“版本老化”的問題。
比如:流量稅。一方面,傳統流量費用高企,逐漸成為商家,尤其是小商家的負擔。一方面,平臺負擔也越來越重。在日漸激烈的競爭下,它們靠“賣流量”獲取的收入,要越來越多地投入到補貼和營銷花費中。
眼下,各家都在1.0版本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期間已經出現了類似“保稅區”的存在,都在提供這樣的空間:身在其中的商家,得以使用更低的流量成本,甚至無限接近零成本,在平臺上把生意做起來。
流量機制的2.0版本,或許也會從其中誕生。
01 “流量稅”陷阱
電商是當下流量最大的買家,也是最大的賣家。2023年,主流電商平臺花費了超過3000億元的營銷費用。與此同時,國內電商廣告占據了當年互聯網廣告收入的40%左右。
圖源:《2023中國互聯網廣告數據報告》
在強大變現能力的導向之下,整個互聯網的流量都在朝著電商所匯聚。消費者也能感受到,只要打開手機,一不小心就會從廣告里打開電商APP。
從數據上看,電商流量可能處在最繁榮的時代,但繁榮的另一面是匱乏:自然流量極大萎縮了。
一些創業者在社交平臺上感慨,前幾年做電商生意像是在撿錢。自然流量充沛,商家只需要搞好商品和服務,就能接住流量。而現在,不懂平臺運營的商家,嶄露頭角的機會越來越少。這就像玩免費網游,你可以不花錢就玩,但幾乎沒有機會成為高級玩家。
不是沒流量,而是沒有免費流量。嚴格來說,是沒有可以輕松獲得的免費流量。
這是一個流量越來越值錢的時代。一些平臺的獲客費用也已經上漲到了3000元/人。這可以看作是電商發達的一個象征,正如最發達的城市,房租也是最貴的。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頭部商家花在流量上的成本,占到銷售額的70%甚至80%。這讓盈利的門檻進一步提高,甚至直接勸退了部分商家。
很難說誰是“流量稅”的受益方。從數據來看,這幾年的流量變貴,并沒有帶來平臺利潤的普遍上漲。
“流量稅”背后,是電商生意的邏輯變了。在強調貨幣化率的背景下,流量逐步商品化。商家對流量的追逐更像是參與一場拍賣:比的是誰錢更多,誰更“懂”流量。
在這種大趨勢之下,以生產能力見長的白牌商家、工廠型商家很容易吃虧。
一位跨境電商從業者在社媒上講述了他的故事:他的工廠以對外供貨為主,與此同時他也會在平臺開店直銷。工廠直銷的價格當然更低,同一件商品,客戶賣9美金,工廠只賣8美金。
但事實是,客戶的商品極其暢銷,工廠的商品幾乎無人問津。原因顯而易見:工廠不懂如何運營流量,也沒有錢購買流量。而客戶是專業的電商公司,他們既有流量投入,也擁有會“做流量”的人才,最終收獲了更高的銷量。
在這種情況下,商家想要保證盈利,大概有幾個選擇:1、通過B端出貨量增長,實現薄利多銷;2、換個對流量新手更友好的平臺,即,自然流量更充足的平臺。從操作難度來看,顯然是后者更占優勢。
02 電商“保稅區”
今年下半年,幾家電商平臺密集地推出了為商家減負的計劃。具體來看,這些舉措大抵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平臺直接向商家讓利:包括下調保證金、取消年費、優化僅退款、減免技術服務費、乃至直接發補貼。這些動作,或多或少地在各家電商平臺都有。
第二種是調整流量分配機制。拼多多在今年618和雙11期間推出了“降價搜推加權”,鼓勵商家通過調價獲取更多的自然流量。
具體來看,就是所有降價的商品都會提升全站流量權重,最高達到9倍。且,活動期間成交的訂單價格,均不計入歷史最低價。相比復雜的運營機制,對于商家來說,這種玩法的門檻是最低的。
當然,降價也意味著成本,甚至,通過降價獲取流量,也可以視為一種間接的“買量”。但相比直接花錢投流,它更大的意義在于,商家可以專注在商品的質量與價格,這也是很多白牌商家、工廠型商家的傳統優勢所在。
這種規則下,電商競爭的邏輯回歸了本質:圍繞商品本身進行優勝劣汰。
以電視劇《狂飆》做個比喻:過去高啟強想多賣魚,需要多給市場管理員唐小龍送禮,換到一個位置更好的檔口。如果高啟強送不起等離子電視,那他就會被淘汰。但在“自然流量市場”里,檔口是隨機流動的,高啟強只需要賣新鮮的魚,賣得更便宜,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客流。
這種市場尤其利好幾類商家: 1.供應鏈能力極強的工廠型商家。2.手中有優質貨源的中小商家。3.價格和產品皆優的白牌商家。他們的共同優勢在于貨盤。這些商家目前依然是拼多多平臺上的主流,對于他們來說,提質降價比研究流量買法簡單得多。
一些內容電商平臺會通過獎勵自然流量的方式,鼓勵商家更多地開啟直播。
“大促期間必須要直播”,一位在線上經營玉石生意的商家告訴“”,他此前重點靠圖文和短視頻等內容做搜索獲客,基本全是免費的自然流量。今年618期間,平臺推出相關的鼓勵直播的機制,他沒有理會,結果在大促期間經歷了流量下滑,生意比平時差很多。到雙11,他已經不敢繼續倔強,老老實實購置了直播設備,打算跟著平臺的策略走。
對于商家而言,自然流量更充沛的地方,就相當于“保稅區”。它提供了一個環境友好的緩沖區,商家可以負擔更小地在其中展開商業活動,繼而實現商業效率的提升。
事實上,“保稅區”也是電商生意初期的故事腳本。
當時在線下開店,哪怕是個小攤位,往往也需要5位數以上的啟動資金。但對于早期的電商創業者而言,“攤位”幾乎是免費的。這也讓他們可以提供更加具備價格優勢的產品,提升線上消費的吸引力。
03 更具性價比的獲客
當商家涌向“保稅區”,平臺的流量邏輯其實就變成了“向消費者買流量”。
更多的商家在這里提供更加質優價低的商品,這自然會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換而言之,拼多多們給商家自然流量,就是給自己獲客。相當于,一些原本用于買量和投放的獲客成本,現在花在了“保稅區”運行中。
兩者效果的最大差異在于用戶質量。一個是被廣告吸引,一個是被商品本身吸引,顯然,后者粘性更強,復購可能性也更大。
由此帶來第二層差異:成本。
拼多多的獲客成本隨著大盤增長來到了300元每人,但這個數據在行業依然屬于較低水平。這其中就有“保稅區”發揮的作用。它創造了更多的自然流量。相比動輒4位數的單個電商用戶獲客成本,自然流量獲客顯得更有性價比。
同樣是流量,商家和平臺對它的理解和需求,本身就存在差異。
對于商家,流量即成本,自然是越低越好。所有的成本項都是影響定價的因素。當流量成本上漲,商家想保持利潤率,要么是節約其他成本,要么是提高商品售價。但前者可能帶來商品質量下滑,后者可能帶來銷量下滑。
對于平臺,流量是成本,也是收益。它需要把作為成本的流量價格打下去,把作為收益的流量價值抬起來。其中關鍵,就在于流量閥門的設計與操作。
越好的“閥門”,往往兼容性越強。因為平臺模式的核心在于利他性。對于電商平臺而言,只有商家與消費者的訴求得到最大化滿足,它才有把故事講下去的空間。
前者想用更低的流量成本賣出更多的貨,后者想用更少的時間成本買到更加質優價低的商品。兩者的交匯點,就是自然流量。
釋放更多自然流量,而不是把流量全部當成明碼標價的商品,正在成為很多公司的通行做法。
App Store是蘋果毛利率最高的業務之一,“蘋果稅”也經常受人詬病。但對于開發者而言,這依然是最具吸引力的平臺之一。因為中小開發者的獨立App經常也有大量的曝光機會。比如編輯推薦這樣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蘋果會免費提供給開發者,完全不收取任何費用。
表面上看,蘋果少賺了錢。但實際上,優質APP會提高用戶的App Store打開率,只要用戶購買、下載新的APP,還是能給蘋果創造收入。——甚至可能是更高的收入。
這套打法的效果,已經體現在電商行業的數據里。以“保稅區”幾位代表為例:今年二季度,拼多多凈利潤達到320億元,利潤率32.97%,是所有互聯網大廠中最高的一檔。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可能會有更多電商玩家擠進“保稅區”。
畢竟,電商苦流量稅久矣。當“保稅區”成為標配,這場伴隨著陣痛的行業迭代,或許才算真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