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公布了11月的非農就業數據,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數據顯示,美國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達到22.7萬,高于市場預期的20萬,與10月的低迷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具體數據顯示,美國11月的失業率保持在4.2%,符合預期,略高于前值4.1%。盡管失業率略有上升,但“薩姆規則”已連續兩個月低于0.5%,不再發出經濟衰退的信號。同時,勞動參與率略低于預期,而每周平均工時和平均時薪則略有增長。
分析指出,10月就業數據的大幅下滑主要受颶風天氣和波音公司罷工的擾動,而隨著這些干擾因素的消退,11月的就業數據明顯改善,顯示出美國經濟和就業的較強韌性。薪資增速維持高位,表明美國通脹壓力依然偏高。
非農數據公布后,市場反應各異。美股市場出現分化,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上漲,而道瓊斯指數下跌。同時,美元指數上漲,美債收益率下行,黃金價格震蕩。
市場降息預期也有所升溫。非農數據公布后,利率期貨隱含的美聯儲降息預期上調,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從70%升至85%,2025年底前降息次數預期也有所增加。然而,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后續降息預期仍可能出現反復。
從行業角度看,美國各行業失業率表現各異。采礦業和信息業失業率明顯下降,而金融業和建筑業失業率上升。這背后可能反映了非法移民數量的減少,以及企業招聘難度的增加。
展望未來,盡管美國就業市場表現出一定的韌性,但市場仍需關注通脹壓力和美聯儲的政策走向。這些因素將對美國經濟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