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宣布了一項針對美國的出口禁令,決定不再向美國出售包括鎵、鍺、銻在內的稀有金屬,以及石墨等物資。這一舉措標志著中國在對外貿易政策上邁出了更為堅決的一步,與以往通過減少產量或限制出口數量的措施相比,此次直接采取了全面禁止的策略。
盡管石墨等物資不在此次禁令的討論重點中,但鎵、鍺、銻三種稀有金屬的禁止出口卻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些金屬在芯片制造和動力電池生產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鎵和鍺,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然而,中國此舉的目的并非單純為了遏制美國的科技發展,而是通過這一禁令,迫使美國在稀有金屬供應上陷入兩難境地。
中國在全球稀有金屬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鎵的供應,中國幾乎滿足了全球98%的需求。盡管其他國家如日本和加拿大也從事稀有金屬的生產,但中國的產量和市場份額均遙遙領先。這得益于中國在氧化鋁和氧化鋅生產中的高超工藝和大規模生產。
然而,這些稀有金屬并非無法替代,只是替代成本高昂。美國本身也擁有豐富的鍺資源,但由于生產工藝和成本問題,國內產量有限。日本則通過加工原料來生產稀有金屬,但其產量遠低于中國。因此,中國禁止出口后,美國將難以從其他國家獲得足夠的稀有金屬供應。
面對中國的禁令,美國有兩種選擇:一是自己投入大量資金建立氧化鋁生產線,提高稀有金屬產量;二是依靠其盟友增加產量。但無論哪種選擇,都可能導致氧化鋁等金屬產能過剩,最終面臨虧損風險。而中國則可以通過恢復補貼、加大產能等措施,進一步鞏固其在稀有金屬市場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