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歡中,TikTok與拼多多海外版Temu之間的價格戰成為了焦點。TikTok試圖通過其全托管低價頻道與Temu一較高下,然而,就在黑五前夕,TikTok突然調整策略,規定參與活動的供貨商價格不得低于8美元,此舉導致部分商品價格甚至高于亞馬遜。
相比之下,Temu則繼續堅守其低價策略,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然而,TikTok并未因此退縮,反而采取了更加激進的策略,不僅加大了對直播帶貨的投入,還邀請了多位知名人士參與直播帶貨,試圖以此吸引更多流量。據報道,黑五當天,TikTok美區的整體銷售額超過了1億美元。
然而,這場價格戰并未如預期般激烈。TikTok的GMV增長并未達到預期,而Temu也面臨著增長放緩的挑戰。同時,兩者都面臨著各自的難題,如TikTok缺乏優質帶貨KOL,Temu則試圖擺脫低價標簽。
在美國市場,亞馬遜的加入更是讓這場價格戰變得更加復雜。亞馬遜推出的“HAUL”項目,直接對標Temu,提供了大量折扣商品,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
對于消費者而言,這場價格戰無疑帶來了更多選擇。然而,對于TikTok和Temu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他們共同面臨的難題。
據悉,TikTok在黑色星期五期間推出了大量投流補貼,試圖以此吸引商家加大投入。然而,盡管如此,TikTok仍然面臨著內容電商轉型的挑戰,需要平衡好KOL、商家和供應鏈之間的關系。
與此同時,Temu也在尋求突破。在保持低價策略的同時,Temu開始引入更多家電、家具等大件商品,試圖提升品牌形象。然而,這一策略能否成功,仍需時間驗證。
總的來說,今年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歡,TikTok與Temu之間的價格戰雖然激烈,但并未如預期般產生巨大的市場影響。兩者都面臨著各自的挑戰和難題,需要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尋找突破點。
(圖中為TikTok直播頁面)
(圖中為Temu促銷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