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糧食貿易領域掀起了一場風波,焦點直指印度。美國與加拿大等農業出口國在世貿組織農業委員會上,對印度的小麥和大米出口提出了質疑,指責其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并可能擾亂全球市場。
據悉,印度作為人口大國,其大米出口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球榜首,2023年更是高達2000萬噸,占全球大米出口總量的近四成。同時,印度小麥出口量也逐年攀升,成為重要的小麥出口國。這一趨勢引發了美國等國的擔憂,認為印度的大規模出口可能損害了其他發展中經濟體的小生產者利益。
然而,印度對此表示不解。以越南為例,該國作為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卻同時從印度進口大米以彌補國內缺口。這種“高價出口優質大米,低價進口廉價大米”的策略在越南等國頗為常見,被視為市場經濟下的正常貿易行為。
美國則堅持認為,印度的做法違反了世貿規則,要求對其進行“懲罰”。但這一提議并未得到廣泛支持,反而引發了關于產能過剩和市場擾亂等問題的深入討論。事實上,美國自身在多個領域也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如鐵礦石、液化天然氣、石油以及農產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經濟下的國際分工要求各國根據自身優勢發展產業,并通過貿易互補實現共贏。印度在農產品領域的成功正是其優勢產業的體現,而非所謂的產能過剩。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和貨幣發行國,其“美元”產能過剩問題更為突出。每年大量的美元輸出到全球市場,這不僅是產能過剩的表現,更對全球經濟穩定構成了潛在威脅。
面對這一爭議,各國應秉持開放、包容、合作的態度,共同維護國際糧食貿易秩序和市場穩定。畢竟,在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