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運集團在一份簡短的聲明中,坦誠了其當前面臨的財務困境。這家在山西享有盛譽的民營企業,曾憑借1500多項核心技術專利,將產品遠銷至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然而,如今卻遭遇流動資金周轉問題,不得不尋求與多家投資機構合作,以推動公司的有序重整。
作為大運集團的核心業務,大運汽車涵蓋了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等多個領域。但此次重整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車板塊,包括大運新能源汽車和遠航汽車,而重卡等商用車業務則不在重整之列。
遠航汽車作為大運集團的新生力量,自2022年推出以來,便致力于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遠航選擇了“拿來主義”,通過與華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合作,快速推出車型。然而,這一策略并未帶來顯著的銷量提升,遠航Y6和Y7等車型雖然定價高昂,但市場表現平平。
據懂車帝數據顯示,遠航Y6和H8在10月的零售銷量分別為738輛和26輛,但終端銷量卻僅有7輛,顯示出大量車輛積壓在經銷商手中。這一情況在上海、杭州等地的直營門店中得到了印證,多數門店門可羅雀,銷售人員數量也寥寥無幾。
一位上海地區的遠航銷售經理透露,集團并未給門店設定具體的銷售KPI,即使銷量不佳,銷售人員也能獲得穩定的月收入。他坦言,遠航汽車因缺乏獨特的品牌記憶點和性價比優勢,在市場上難以脫穎而出。大型車的定位也使其在一線城市中面臨停車難等問題,進一步限制了銷量。
不僅銷量遇困,遠航汽車的銷售模式也在進行調整。據知情人士透露,集團內部已決定關閉一線城市的部分直營門店,以縮減開支。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上海和杭州等地的部分遠航門店已經關閉或撤店。
與此同時,遠航汽車的經銷商體系也面臨挑戰。由于加盟條件苛刻,目前全國的經銷商數量僅有5家。記者了解到,若要加盟遠航汽車,需要支付500萬元的加盟費,并對個人資產進行嚴格審核。這一門檻使得許多潛在加盟商望而卻步。而經銷商則需要從集團購買至少5輛車,并保持至少5款車在售,包括展車和試駕車。
遠航汽車的全面“水土不服”不僅體現在產品和渠道上,更在于其根深蒂固的商用車思維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適配性不足。大運集團需要深刻反思其市場策略和產品定位,以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