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一份Form 8-K文件,揭示了美國商務部在向該公司提供高達78.65億美元(約合570.13億元人民幣)的《CHIPS》法案資助時,也對其股權交易,特別是代工部門的股權變動,設定了嚴格限制。
根據英特爾向SEC的陳述,美國商務部定義了五項被視為“控制權變更”的交易,這些交易若要實施,必須滿足特定條件或獲得商務部的特別批準。這些條件包括第三方收購英特爾35%及以上的所有權或投票權,以及英特爾代工業務的拆分和上市情況下的特定股權變動等。
具體而言,如果英特爾代工業務被拆分為獨立法律實體,且仍為私有公司時,任何導致英特爾不再擁有至少50.1%所有權或投票權的交易都將受到限制。同樣,若英特爾代工公開上市,且英特爾不再是其最大股東,第三方收購其35%及以上的所有權或投票權也將受到嚴格監管。英特爾若失去對代工業務的控制權,或對其他接受補貼的部門與附屬公司不再擁有控制權或至少50.1%的所有權,也將被視為控制權變更。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此前曾表示,計劃將代工業務拆分為公司內部獨立子公司,并對外部投資持開放態度。然而,這一計劃如今將受到美國商務部所設限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