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手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公司業績亮眼,實現營收3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4%,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4.4%。同時,月活躍用戶數攀升至7.14億,日活躍用戶數突破4億大關,順利完成了年度獲客目標。
然而,就在財報發布兩天后,快手因存在違法信息問題被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處罰。通報指出,快手在法律禁止的信息處理上存在疏漏,青少年模式落實不到位,導致違法信息傳播,違反了《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公安機關對其進行了行政處罰,并要求全面強化青少年模式的執行,排查并清除違法信息。
此前,網絡上已有對快手內容生態的戲謔稱謂——“慢腳文化”,用以形容平臺上部分未成年人發布的不成熟和擦邊色情內容。青少年模仿短視頻內容,快速尋求人生價值,導致未成年孕婦等奇觀現象頻發,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構成威脅。
快手在電商項目中一直強調內容的核心價值,試圖通過構建高質量的種草內容體系,形成平臺獨特的標簽和定位。然而,盡管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快手在內容電商領域的定位與認知構建仍面臨挑戰。用戶偏愛的內容與種草無關,導致種草內容流量匱乏,成為快手電商發展的瓶頸。
與其他平臺相比,快手在內容定位和用戶畫像上的精準度不足。例如,抖音網紅主播層出不窮,小紅書成功捧紅非傳統帶貨主播,視頻號依托中老年消費群體為明星提供高流量舞臺。快手雖不乏頂流主播,但內容創作和產品推廣的自由度較高,流量利用率偏低。
快手的優化策略雖然推動了多輪財報盈利,但也暴露出用戶偏好與電商發展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問題。隨著電商內容在快手信息頁面中的占比增加,銷售成本持續攀升,用戶活躍度卻環比下降。一季度月活躍用戶數環比減少300多萬,二季度更是下滑至6.92億。同時,二季度銷售費用高達100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在內容板塊,快手面臨消費障礙、增長困境和風險隱患等多重挑戰。用戶期待的內容與電商內容存在顯著差異,平臺難以實現“種草促進增長”的良性循環。平臺上的極端行為和不良內容不僅損害了平臺形象,也增加了監管風險。
盡管多數主流媒體創作者在快手設有賬號,但僅將其視為內容分發渠道,而非主要創作基地。內容發展受阻的根源在于平臺內容生態的固有缺陷與變現難題的雙重挑戰。快手難以持續培育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內容創作者,限制了內容生態的繁榮。同時,變現壓力導致部分主播在帶貨過程中出現推銷智商稅產品或涉及詐騙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例如,在快手發布財報的當日,有網友爆料稱在百萬網紅殷世航的誘導下參與活動并遭受欺騙,維權未果。此類問題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阻礙了快手在內容領域的深入拓展。
財報發布后,快手的股價遭遇波動,兩個交易日內累計下跌15.6%。投資者對平臺內容吸引力的擔憂凸顯,快手需要基于“下沉市場+內容+電商”三大元素的深度融合與協同作用,才能釋放其商業潛力。
對于下沉市場而言,消費的核心需求在于產品的性價比以及內容能否滿足用戶的精神文化需求。快手在性價比方面已構建起市場基礎,但在滿足用戶精神文化需求方面仍顯不足。如何在電商和內容生態中找到平衡點,成為快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