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多家權威媒體聯合發布了一份深度報告,揭示了瑞典電池巨頭“北伏”從輝煌崛起至黯然破產的興衰歷程。這份報告不僅引發了關于電動汽車和電池產業的熱議,更將矛頭指向了中歐之間復雜的經濟競爭關系。
北伏,這個曾被寄予厚望的歐洲電池制造商,自誕生之日起便肩負著與中國爭奪行業領導地位的重任。得益于歐美各國的全力支持,北伏迅速籌集到巨額投資,然而,其生產選址的極端氣候條件和清潔能源的供應難題,成為了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即便重金聘請了中韓技術工人,北伏仍因缺乏電池生產經驗而陷入困境,最終不得不面對破產的命運。
在北伏破產前夕,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曾對其進行了參觀,并一針見血地指出北伏在設計、工藝和生產上的諸多問題。北伏對此坦然接受,并承認離開中國工人,他們連廠房都無法建成。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歐洲制造業在新技術產業上的困境,更凸顯了中歐在電池產業上的巨大差距。
除了電池產業,歐洲電動汽車和鋼鐵產業同樣面臨著嚴峻挑戰。德國鋼鐵巨頭宣布大規模裁員計劃,而大眾、奧迪等汽車制造商也紛紛發布裁員和關廠通知。就連法國礦業巨頭也承認,沒有中國的設備和技術支持,他們的鎳產業將無法盈利。這些現象表明,歐洲企業在新時代的競爭中已逐漸失去領先地位。
在中美歐三方博弈中,美國通過破壞俄羅斯與歐洲的能源合作,搶占歐洲市場,并承接了大量逃離的歐洲企業。他們試圖通過加劇中歐之間的經濟摩擦,進一步控制歐洲。然而,清醒的歐洲媒體已經開始呼吁向中國靠攏,以應對美國的威脅。然而,歐洲是否愿意放下傲慢姿態,與中國攜手合作,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盡管美國和歐洲對華加征關稅,試圖限制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出口貿易,但商業活動的生命力是頑強的。只要中國的商品、技術和服務具有不可替代性,他們仍然會加價購買。這正如俄烏沖突爆發后,盡管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制裁,但歐盟仍不得不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管道天然氣。
面對中歐之間的經濟競爭,中國其實是最不需要擔心的。因為貿易的核心在于商品本身,而非貨幣。只要我們繼續在各技術領域取得突破,保持商品和技術的領先地位,那么即使歐美自己失去制造能力,他們也只能選擇向中國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