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金融協會的一眾頂尖銀行家發出預警,稱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國債或將迎來激增。總部位于華盛頓的國際金融協會,作為全球金融業的重要組織,其分析師指出,特朗普計劃在不減少開支的前提下減稅,這將導致未來十年內美國國債占GDP的比例從當前的100%攀升至135%以上。同時,特朗普的增支和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加劇美國通脹。
特朗普的減稅和關稅政策被部分分析人士認為將進一步降低美國通脹率回落的可能性。一方面,企業所得稅率的降低雖然能促進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但也會推升通脹水平;另一方面,對全球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并限制中國間接出口,將惡化美國的貿易條件,進一步推高通脹。因此,美國通脹率要回落到美聯儲的目標水平,仍需時日。
回顧歷史,美國在建國后的兩百年里一直是凈債權國,但隨后國債規模不斷攀升。特朗普上臺時,美國國債總額尚未達到20萬億美元,然而近八年來已飆升了16萬億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國和日本作為兩大債權國,不斷拋售美債的舉動便不難理解。預計到2025年,美國國債將突破38萬億美元,利息支出或達1.2萬億美元。
如果俄烏沖突迅速結束,全球緊張局勢緩解,美國未來發行的美債總額可能會超過40萬億美元。關于美債到期支付套現問題,若美國經濟狀況良好,到期后可以繼續購買美債或用于其他投資。然而,若美國經濟陷入困境,美聯儲仍需降息,資金將加速撤離美國,全球也將面臨通脹困擾。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國債的前三大海外債主——日本、中國和英國在2024年9月的持有量出現分化。日本和中國減持,而英國增持。日本9月減持了59億美元的美債,持倉規模仍居首位,而中國則連續第三個月減持,持倉量降至7720億美元。自2022年4月起,中國的美債持倉量一直低于1萬億美元,總體呈減持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日本和中國減持美債的原因不同。日本可能為了籌集美元資金而提前減持,以干預匯市支撐日元。而中國則繼續推進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配置,降低美債持倉規模。截至9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3164億美元,美債持倉占比約為23.2%,仍有調整空間。
盡管中國和日本正在拋售美債,但以英國為首的部分歐洲國家卻在增持。然而,這些國家新增的美債規模與美國增加的兩萬億相比微不足道。中國和日本持有的美債總額僅占美國總國債的5%左右,而英國等歐洲國家所占比例也不到10%。
與此同時,美國國債的增長速度并未減緩,全球金融市場對此高度關注。特朗普的政策和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將繼續影響美債市場,各國債主的動作也將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