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中國油價是否高昂的爭議再度升溫,石油專家陳衛東的言論引發了廣泛討論。陳衛東通過對比中國與歐美的油價,認為中國油價并不算高,他指出中國油價中約一半為稅費,而歐洲國家則高達七成。然而,他忽略了民眾收入水平的差異,僅從稅率角度進行了比較。
陳衛東的觀點激起了公眾的強烈反響。網友們紛紛指出,盡管中國油價與歐美相比看似不高,但考慮到中國人的收入水平,油價實則偏高。一位網友舉例說,美國汽車工人一小時工資能買40升汽油,而中國工人同樣時間內只能加不到3升油。
網友們還質疑了陳衛東關于成品油成本的論斷。他們指出,中國汽油價格中稅費占比高達48%,遠高于美國的15%。這種高稅費負擔,使得普通民眾在加油時感到壓力山大。
面對網友的質疑,陳衛東回應稱:“我是搞石油的,也許站著說話不腰疼。”這一言論更是引發了網友們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公務員享受著諸多福利,卻對普通民眾的困境視而不見。
此次爭議不僅揭示了油價問題的復雜性,也反映出公眾對于專家言論的審慎態度。民眾期待專家在發表觀點時能夠更加貼近實際,切實反映民眾的關切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