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曾經的“蔚小理”三巨頭如今正面臨著各自不同的發展挑戰。最新財報顯示,三家企業在營收和利潤方面各有千秋,但均將提升整車毛利率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
蔚來、小鵬和理想在第三季度分別實現了186.74億元、101億元和429億元的營收,其中理想繼續保持盈利,凈利潤為28.1億元人民幣,而蔚來和小鵬則分別虧損50.6億元人民幣和18.1億元人民幣。盡管面臨虧損,蔚來和小鵬仍在努力提升毛利率,分別達到了13.1%和15.3%,而理想則維持在20%的高水平。
為了提升毛利率,三家企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蔚來通過多品牌布局,希望分攤成本,提升整體毛利率;小鵬則推出全新一代高性價比車型,以鋪量實現毛利率突圍;理想則通過補齊智能駕駛短板,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中高配版本車型,以維持高毛利。
理想在毛利率方面表現最為突出,主要得益于L6的熱銷以及中高配車型的增長。蔚來毛利率的增長則主要來自零部件的成本優化以及高毛利車型的銷量增長。小鵬則依靠新車型MONA M03的熱銷,以及降本增效的成績,實現了毛利率的提升。
盡管三家企業在毛利率方面都有所提升,但從凈利潤來看,仍有足夠的提升空間。理想連續盈利,凈利潤持續增長;小鵬虧損同比收窄,但仍處于虧損狀態;蔚來虧損數額最大,但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在發展方向上,三家企業也出現了分化。蔚來和小鵬更專注于盈利,而理想則更加關心如何保持盈利以及提升智能化水平。蔚來計劃通過多品牌布局提升各品牌毛利率,小鵬則依靠新車型和技術降本實現盈利。理想則在保持盈利的同時,加大智能駕駛技術的投入,以應對市場競爭。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傳統車企在智能化和電動化方面的發力,以及新造車勢力的崛起,都給“蔚小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三家企業需要依靠各自的路徑補齊短板,才能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