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短短30年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目標?面對雙碳艱巨任務,以數字化手段“數智”控碳成為共識。
9月7日,以“數字助力,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成都開幕。論壇由國家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國家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委網信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
軟通智慧副總裁劉超受邀出席大會并參與圓桌論壇環節,闡述雙碳背景下軟通智慧的戰略轉型理念、服務布局和先進實踐,并與各位企業代表探討產業與社會的低碳化轉型和發展之路。
右二為軟通智慧副總裁 劉超
當數字化遇見碳中和
“碳數智城”賦能城市低碳綠色發展
大數據時代,萬物皆可數字化。而當數字化技術遇見碳中和,注定會掀起一場洶涌澎湃的深刻變革。
權威調研報告指出,隨著數字平臺介入生態文明建設,數字技術賦能行業綠色發展,數字經濟驅動產業低碳轉型等數字碳中和場景越來越多的出現,數字化產業已成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推力和重要方向。
在智慧城市領域,5G、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步落地,城市智能化、精細化管理得以實現,“數智”控碳等數字化手段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開始大力應用于城市治理當中,有望成為碳排放數字化動態核算、數字碳中和的重要推動器。
作為中國領先的城市數據智能服務提供商,軟通智慧秉承“數據賦能城市治理,場景釋放數據價值”的理念,發布了“以科技之力,驅動城市綠色發展”為主題的碳中和戰略聲明,堅決賦能城市數字化、助力碳中和。為此,軟通智慧提出“碳數智城”的綠色發展理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賦能工業生產中的數據管理,助力傳統企業、工業園區等進行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節能降碳、提質增效。
城市碳中和需要“大腦”
軟通智慧“碳數智能”平臺量化控碳
當然,“數智”控碳重理念更重實踐。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在論壇上介紹,城市的碳中和“大腦”成為現階段被廣泛探索實踐的領域,運用大數據支撐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將是一個完全雙贏的技術路線。
這方面,奉行“場景為先”的軟通智慧已經先行一步,發布的“碳數智能”平臺,通過融合AIOT的數據采集、匯聚,建模分析,仿真模擬和可視化展示技術為一體,針對區域碳中和發展要求,融合城市綠色生態建設5大保障機制,集合政府、企業、公眾3大主體應用,即政府服務子平臺“碳智屏”、企業服務子平臺“碳管家”和公眾碳普惠APP“碳小愛”,實現對轄區企業等生產主體的碳排放和能耗精細化監控、碳排放配額管控、以及減排-經濟產業發展關系等高質量發展策略優化分析等模塊,量化區域碳中和進程,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
在論壇上,軟通智慧副總裁劉超還以企業自身的節能減碳經歷為案例,介紹了軟通智慧是如何將雙碳目標融入到企業管理及業務拓展等環節,并積極履行碳中和社會責任,力爭率先成為碳中和企業。同時,軟通智慧還將碳中和戰略目標融入到整體戰略規劃和業務服務中,聯合華測認證、安捷物聯等業內領先企業,攜手共建控碳增效的優質生態,幫助客戶實現碳資產、碳排放、碳足跡、碳核查的數字化管理,支持政府和產業加速實現“碳達峰”,邁向“碳中和”。
數字科技賦能下的世界,變化日新月異。如今,數字化不僅能標識萬物,更成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國之重器”,數字化路徑與碳中和目標有機結合,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抉擇。
在國家戰略指引下,軟通智慧將繼續發揮技術與生態優勢,積極探索數字化助力綠色化、低碳化最終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賦能城市低碳轉型與發展,助力政府與產業綠色道路,在這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中勇敢擔當,發揮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