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精英們正熱議一個話題:人工智能的狂熱浪潮中,如何抓住潛在的財富機會。盡管有人對人工智能的盈利潛力持懷疑態度,但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公司仍然被視為明智之舉。
近期,摩根士丹利在紐約舉辦了一場晚宴,邀請了私募資本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包括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res Management Corp.、黑石集團等。這些公司近年來已成為華爾街銀行在企業金融領域的重要競爭對手。然而,在這場晚宴上,摩根士丹利卻倡導團結合作,共同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投資需求。
據彭博社分析,人工智能領域至少需要1萬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數據中心、電力供應和通信網絡等。這股熱潮不僅推動了股市的投機性炒作,還蔓延到了債務融資和私募股權市場。即使是對人工智能持謹慎態度的華爾街人士,如高盛集團的Jim Covello,也認為投資于基礎設施企業是值得的。
各大銀行正積極應對這一熱潮,競相組建專門團隊,協調內部資源。摩根大通已成立基礎設施團隊,德意志銀行也采取了類似舉措。摩根士丹利則提出與私募資本合作的建議,認為這一盛宴有足夠的空間讓每個人分一杯羹。
私募市場巨頭如阿波羅和KKR等也看到了這一機會,正利用這一熱潮扭轉因利率上升而受到的沖擊。包括黑石、Brookfield基礎設施伙伴和Stonepeak Partners在內的公司,不僅在大規模收購數據中心,還在積極建設新的設施。
然而,市場中仍存在一些謹慎的聲音。有人指出,盡管私募股權公司在房地產領域經驗豐富,但建設這些規模和成本空前的數據中心是一項全新的挑戰。技術的快速迭代也增加了長期資本項目的風險。人工智能尚未出現像Web 2.0時代的電子商務或基于GPS的應用那樣的“殺手級應用”。
盡管如此,數據中心的建設仍在進行中,并帶來了新的盈利機會。確保穩定的電力供應是數據中心最主要的挑戰,但同時也為貸款人提供了新的機遇。技術公司正在嘗試一系列創新且昂貴的能源解決方案,以滿足數據中心的高能耗需求。例如,一些地區因無法簽署新的連接協議,而面臨大型數據中心退出的風險。而美國弗吉尼亞州作為全球數據中心最集中的地區,電力需求多次創下歷史新高。
為了滿足數據中心的能耗需求,公用事業行業的資本支出將持續增長。與此同時,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對高風險混合債券的看法有所放寬,為企業籌資打開了新的大門。人工智能熱潮還推動了電信行業的復興,交易額大幅增長。
在人工智能的狂熱浪潮中,盡管存在擔憂和風險,但摩根士丹利等機構仍認為這一領域的長期投資趨勢將持續。考慮到科技巨頭的財力和耐心,他們相信這一輪科技投資周期將創造持久的機遇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