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場在經歷了一段強勁上漲后,自10月8日起出現了顯著回調。此次回調過程中,港股與A股走勢明顯分化,引發(fā)了市場廣泛關注。本文將探討港股回調的充分性、港股大周期的最新位置,以及在特朗普上臺背景下港股的后續(xù)走勢。
港股自10月8日回調以來,恒生指數與恒生科技指數分別下跌了此前漲幅的68%和46%。回調期間,利多與利空因素并存,包括政策利好、特朗普交易對流動性的影響等。但綜合考慮,當前港股回調已較為充分。
港股整體盈利周期受國內基本面影響,但當前修復進度呈現領先優(yōu)勢。資訊科技業(yè)與非必需性消費業(yè)盈利增速顯著,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數,盈利增速連續(xù)上行多個報告期。港股估值經近期調整,PE、PB十年內分位數大幅下降,AH溢價大幅回升,股息率安全邊際仍然較高。
特朗普上臺對港股走勢產生短期沖擊,但其政策主張整體利好海外流動性。特朗普的減稅主張和降息傾向有利于海外流動性總量增加,盡管其對華貿易限制主張可能降低海外流動性對港股的分配比例。預計短期沖擊結束后,流動性有望回流港股,當前是布局港股的恰當時機。
港股板塊中,科技互聯網板塊值得特別關注。科網板塊盈利增速連續(xù)大幅修復,已出現較明顯的景氣跡象。流動性方面,特朗普勝選有望提升降息力度,港股互聯網作為外資偏愛的重倉板塊將受益。估值方面,香港科網龍頭股開啟分紅回購潮,助力估值提升。
港股紅利板塊也具有較高的性價比。PB、PE與AH溢價經歷回調后再次提供充足安全邊際,與高股息率安全邊際的疊加使港股紅利性價比再次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