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的微晶冰箱聯合京東重走絲綢之路的活動圓滿結束。剛剛申遺成功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素有“世界歷史名城”之稱的西安,都出現了美的微晶冰箱的身影。他們重走絲綢之路,但不是為了絲綢和瓷器,而是為了守護中國美食文化及原鮮口感,向守護和傳承中國美食文化的人致敬。
重走絲綢之路,守護中華美食口感
美的冰箱為解決冷凍肉類、海鮮類食材口感差的難題,首創微晶一周鮮功能,通過精準的冰點識別和控制技術,讓肉類、海鮮類食材形成的冰晶大小只有一根頭發絲的一百分之一,實現7天不凍原鮮,口感如初。
8月18日起,美的為讓大家更多了解絲綢之路的美食文化,開啟“萬物皆可微晶,尋味絲綢之路”活動,開著房車帶著美的微晶冰箱重走絲綢之路。從泉州到敦煌,7天時間中,了解一路的美食故事,更將當地中國特色美食封存進美的微晶冰箱里,最終在沙漠呈現中國絲路美食原鮮盛宴。
海絲起點--泉州,尊重食材,減少調味,復原原鮮古早味
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美的微晶冰箱的微晶抽屜封存了漁民剛剛打撈回來的石斑魚。泉州絲路文化專家--洪泓,在絲路博物館中,講述了靠海而生的泉州人,對古早味的執著。
(洪泓,福建民間文學交流中心研究員、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理事。中央廣播電視臺《記住鄉愁》第五季采訪嘉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特約嘉賓,古城泉州守護者代言人之一,泉州市古城公益講解員導師,知名策展人。)
盛產海鮮的泉州,自古以來便追求食材極致的鮮,烹飪盡量減少調味料對食材本味的影響。鮮也成了閩南人記憶中的那抹古早味。
而泉州站美食傳承人、閩菜大師胡朝榮也證實了這一點,他秉持的信念-- “無鮮不入灶”,便是他對泉州古早味守護。美的微晶冰箱也用精準的冰點識別和控制技術,不破壞細胞,最大限度保存食材的原鮮口感。希望用科技力量更好的守護屬于海上絲綢之路的原鮮“古早”味。
陸上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匠心傳承非遺美食
西安,是夢回盛世大唐的長安,是陸上絲綢之路的起始之地,更是漢唐文化繁盛的見證。
很多人都吃過羊肉泡饃,但是很少人知道,這是一道中國非遺美食。
羊肉泡饃傳承人劉老師,自1932年起五代人近百年來恪守傳統烹飪方法,堅持每日凌晨起,采買最新鮮的羊肉,用大骨熬湯,方能成就最正宗的羊肉湯底。正是這種堅持,才讓這道美食流傳至今。
美的微晶冰箱的肉類保鮮技術,期待幫助每一位中國美食傳承人,保鮮食材的口感。
絲綢之路重鎮--蘭州,制定標準只為守護正宗口感
黃河、民謠、羊皮筏......河西走廊樞紐--蘭州金城關,源于西漢武帝在今西固(今蘭州市轄區)黃河岸設置的金城津(渡口),是當時蘭州的四大要津(渡口)之一。
美的微晶冰箱在此溫顧了蘭州兩千多年絲路文化,也讓更多人看到,蘭州的非遺美食--蘭州牛肉面,它是全國僅有的省級政府制定了標準的美食。正是這一標準讓蘭州牛肉面的口感得到守護,更原汁原味兒的傳播到各地。
蘭州站美食傳承人東鄉大廚馬林龍說,每天凌晨4點,他們便會選購當日最新鮮的牛腱子、牛肋排等,用大火吊湯,再用小火燉煮4-5個小時,才能成就蘭州牛肉面的靈魂---牛肉湯,色香味全才是當地人認可的標準好味。
建立標準才能真正守護好中國美味,這也是美的微晶冰箱建立肉類不凍保鮮標準的初心。
敦煌菜,以創新守護美食文化
莫高窟壁畫是世界文化遺產,在幾千年的動蕩中,被一代代人倔強而執著的守護者們守護著。而在敦煌壁畫上的美食和美食文化,也有一位特殊的守護者---趙長安,他歷時30年,閱讀敦煌典籍上萬冊,記錄筆記100余萬字,整理、復現、革新了古代典籍與壁畫中的敦煌菜,更創造了特殊中餐西吃的方式,讓敦煌菜被世界所接受。趙老師始終用以發展的思維守護敦煌菜。
美的微晶冰箱重走4000千里絲綢之路,一路封存了海鮮、羊肉、牛肉各類原鮮食材,于敦煌鳴沙山,由敦煌菜掌門人--趙長安老師與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向麗君老師、抖音千萬粉絲的旅行博主房琪KIKI、抖音百萬粉絲博主新疆羊肉哥,共同啟封,在沙漠中共饗沙漠原鮮盛宴。守護原鮮挑戰的尋味之旅,完美收官。
重走絲綢之路活動雖盡,守護中華美食口感之旅任重道遠
中華大地上每一方水土,都孕育獨特的美食。傳承其獨特烹飪方法的人們,以其堅韌不拔之精神,守護著當地風味。美的微晶冰箱,則希望以微晶一周鮮功能,呵護每一方美食的獨特口感,守護依附于特定地域文化之上、脆弱易消逝的原鮮。不管何種風味口感,不管何種中華美食文化:古早的、傳統的、嚴苛的、創新的,美的微晶冰箱希望實現萬物皆可微晶。
美的作為國民大品牌,為經典原鮮口感及美食文化傳承保鮮護航。愿每位用戶都能在打開美的微晶冰箱時,開始屬于自己的尋味原鮮之旅!
每個人都可以是中華特色美食的守護者與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