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碳中和領域的投融資活動持續活躍。據創投通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該領域內共發生了50起私募股權投融資事件,與上月持平,但融資總額有所下滑,約為35.74億元,較上月減少了33.08%。
在細分領域方面,光伏、自動駕駛和電池材料依然是投資熱點,而合成生物學、氫能、儲能等領域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具體來看,自動駕駛賽道在融資總額上獨占鰲頭,達到了約29.83億元,其中滴滴自動駕駛完成的2.98億美元C輪融資尤為引人注目。
從投資輪次來看,A輪融資和種子天使輪在10月份較為活躍,分別發生了11起和9起。而在融資金額方面,C輪及以后的融資總額最高,約為22.22億元,戰略融資緊隨其后,約為7.61億元。
地域分布上,江蘇、廣東、上海、北京等地的碳中和概念公司獲得了較多的投資,其中上海和北京分別有7家和6家公司獲得投資。投資機構方面,淡馬錫、同創偉業、奇績創壇等知名投資機構以及廣汽集團、中國石化資本等產業投資方紛紛布局碳中和領域。
在具體投資事件中,智駕科技MAXIEYE宣布完成約5.7億人民幣的戰略投資,由全球知名汽車科技企業安波福領投;時的科技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由洪泰基金、安泰基金及灣沚區國投集團聯合投資;元素驅動也宣布完成近2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杭州城投產業基金、招商局創投等。
在募資事件方面,重慶市首支碳中和基金簽約落地,主要用于減污降碳、保護環境;湖北省設立10億元省級氫能產業投資基金,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安徽省阜合海源新能股權投資基金也完成備案,總規模達10億元,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
海外市場方面,美國核聚變初創公司Zap Energy完成1.3億美元D輪融資,由Soros Fund Management LLC領投;澳大利亞基于重力的儲能解決方案開發商Green Gravity也宣布完成900萬澳元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