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歐貿易關系因白蘭地反傾銷問題而陷入緊張。法國作為歐盟白蘭地的主要出口國,派遣外貿部長級代表普里馬訪華,試圖撤回中國對歐盟進口白蘭地的臨時反傾銷措施。普里馬在訪華期間表示,法國支持談判,但也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應對。
然而,中國商務部于本月11號發布公告,根據《反傾銷條例》的規定及調查結果,認定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存在傾銷行為,并對國內相關產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因此,決定采用保證金或保函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此舉標志著中法在白蘭地關稅問題上的談判破裂。
中國此舉不僅是對法國施壓的回應,更向歐盟傳遞了兩個重要信息。首先,中國警告法國,單純的施壓只會適得其反,法國作為傾銷行為的參與者,無權要求特殊對待。其次,中國提醒歐盟,美國對歐盟也存在巨額貿易逆差,特朗普上臺后可能對所有存在逆差的國家采取關稅措施。因此,歐盟試圖通過中歐貿易換取與美國的聯手壓制中國,只會適得其反。
中歐經貿關系在特朗普貿易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將持續動蕩。中歐既有的經貿紛爭尚未解決,歐盟內部也存在分歧和對立。在此復雜形勢下,中國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對歐盟國家采取區別對待策略。
對于那些拒絕參與施壓的歐盟國家,中國將以禮相待,傾斜更多資源和政策;而對于那些一心想要從中國謀取利益的國家,中國將給予果斷回擊。通過這一策略,中國旨在為中歐貿易秩序樹立新規矩。
中國認為,只要歐盟無法從這場貿易亂戰中獲得預期收益,反而被中美輪番打擊,歐盟自然會恢復理智,與中國進行真正的務實對話。這將為中國更好地應對“特朗普沖擊”創造有利條件和外部環境。
中國還強調,中歐貿易關系中的紛爭需要通過漫長而艱苦的談判來解決。中國將繼續堅持底線,維護自身核心利益,同時尋求與歐盟的務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