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客戶端記者 陳燕青
9月下旬以來,A股展開一波大漲,但進入10月,市場呈現震蕩走勢。展望后市,大盤如何運行?哪些行業或板塊值得關注?對此,興證全球基金研究部副總監、基金經理董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后續市場可能會迎來結構性行情,主線一是圍繞新質生產力,二是政策推動下周期行業彈性較大的公司。從中期來看,價值股具備較好的投資機會,成長股可關注消費電子、人工智能、半導體行業中的優秀公司。
股市大漲反映預期
董理,現任興證全球基金研究部副總監、興全輕資產投資混合基金經理、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基金經理。
9月下旬以來的這輪大幅反彈,滬指一度上漲近千點,被部分機構認為是類似于519行情的政策驅動行情。
“目前成交量站上了萬億的級別, 9月下旬以來的大幅反彈我認為政策的推動效果是非常顯著的,”董理表示,“當前的時點可以分經濟和股市兩條線來看,經濟是慢變量,政策影響下企業經營逐漸改善是一個過程,所以經濟會逐步反映政策的影響。但是股市是一個快變量,它反映的是預期,股市對流動性特別敏感,而此次政策伴隨著貨幣的寬松,股市的反應很迅速。我認為目前的政策驅動是有基本面的,這個基本面目前來看是由預期好轉、流動性增強所推動。”
對于本輪反彈是否為反轉行情,董理認為還需要持續去觀察。“目前政策的方向正在推動資本市場和經濟發展向好,我們也期待后續政策持續發力,并且符合市場期待,”他表示,“目前的政策環境對權益市場非常友好,所以我認為股市進入了相對可為的階段。但急速上漲后,后續可能會迎來偏結構性的行情,資金在尋找一個清晰的主線,我認為主線一是圍繞新質生產力,二是政策推動下周期行業里彈性較大的公司。”
日前,央行創設了互換便利和專項再貸款兩個新工具,獲準參與互換便利操作的證券、基金有20家。
在董理看來,上述兩個新工具本質來看是監管層鼓勵更多的資金參與股市,企業能為資本市場增加流動性,也就是定向為權益市場輸血,這個意愿的表達是很清晰的。“專項再貸款這個政策目前已有十幾家機構參與,該政策鼓勵上市公司以非常便宜的貸款利率回購股票,激勵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維穩股價,保護股東利益,這些政策都表現出政策對權益市場的呵護。”他表示。
樓市進入底部區間
在一攬子增量政策刺激下,董理預計,政策效果或在明年顯著體現到企業的經營改善。 “從央行的角度,目前釋放流動性的態度非常明確,但是企業貸款動力不足也是現實問題。所以目前的政策是從需求端來拉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刺激消費,二是投資端發力。”董理表示,消費是個慢變量,目前國家是從政策層面著力穩住房地產,穩住股市。由于股市和樓市是中國老百姓持有的最主要的兩類資產,穩住這兩個市場,經濟才能回升向好。
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10月以來重點30城新房網簽約98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35%;20城二手房網簽約10萬套,環比增長18%,核心城市市場呈現回穩態勢。
對于樓市,董理認為,現在無論是地價或者房價都到了一個政策底。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首先它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關乎上下游眾多行業、企業、從業者,其次作為擁有房產的老百姓,房產價值縮水會導致消費意愿減弱,影響整個經濟運行。縱觀全球各經濟體,很少有房價持續大跌而經濟能夠保持持續向好的情況。
“我認為目前地產股、地價和房價均已經進入相對的底部區間,”董理表示,近期高層對房地產的表態說明后續對地產仍會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扭轉下行趨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政策落地出臺以及效果顯現也需要時間。
隨著股市的大漲,近期債市有所調整,去年以來持續走強的債市后市是否還有機會?
對此,董理表示,股債蹺蹺板通常發生在總量資金有限,同時股債的隱含收益率差異較大的時候,比如說債券收益率只有1%-2%,而股票的隱含收率達到7%~8%。在考慮到貼現的風險溢價基礎上,股票仍然顯現出較強的性價比,在總量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近期資金流向股票,就出現了蹺蹺板效應。
“在經歷了9月末的快速上漲后,目前股債的隱含收益率的差異正在縮小。”董理指出,“從中長期看,在未來經濟較樂觀預期下,權益類資產如股市的成長性更好。當然,由于目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所以我認為債券也會有機會。總之,只要股票隱含收益率和債券收益率沒有出現巨大的差異,股債都有部分資金配置的需要,畢竟債券提供了相對穩健的回報率。”
看好價值股后續機會
最近一個月,以科創板、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領漲市場,跑贏滬深300、上證50等價值股。未來市場風格又將如何演繹?哪些行業值得關注?
在董理看來,未來一段時間股市的風格和結構可能不會完全按照成長和價值的二分法對立來看。
“全球目前正經歷經濟增速的放緩,大家對股票隱含回報率的要求會變低,對價值股的估值會提升,”董理表示,目前這個時點價值資產趨勢性受益,所以我認為價值資產會有較好的投資機會。比如保險公司的負債成本可能在2%-3%,如果有能夠保持穩定股息率的股票去匹配其負債成本,就能獲得一個非常良好的收益率,價值資產恰好滿足這個條件,所以我會看好價值資產后續的機會。”
如何選擇價值股?董理認為,未來能提供穩定現金流、商業模式好、能夠抵御通脹,業績穩定增長的企業具有長期配置的價值,保險等機構愿意持有這樣的價值股,基金作為底倉亦然。
從歷史上來看,牛市成長股表現更好。對此,董理并不認為目前會延續“牛市選成長”的單一邏輯。
“一方面,我們目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即使在成長性行業比如半導體、計算機等行業都已經出現了巨無霸公司,由于其巨大體量,即使這些行業成長并不慢,其邊際成長速度也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成長和價值的邊界就沒有以前那么分明,”董理表示,“另一方面,傳統意義上的成長股如說新能源等行業,現在的分化也非常明顯,新能源車產業鏈內部有些環節供給過剩,也不能定義為成長。”
對于成長股的選擇,董理指出,“首先需要有一些宏觀敘事的支撐,因為成長股往往估值貴、波動大,如果長期邏輯不通順,即使公司業績還不錯,也存在殺估值的風險。成長行業可以關注幾個方面:首先是電子化,汽車、穿戴設備、眼鏡等都在逐漸變成電子化的產品,也為消費電子公司帶來了長期的機會。其次,成長股能長期影響社會生活,比如人工智能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比較確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半導體行業作為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正處于尋求突破的階段,一旦邁過了最難的門檻,未來的發展只是時間問題。總之,成長股要找到長邏輯上沒有瑕疵的行業和優秀的公司。”
新能源車仍有空間
去年以來,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及新能源車產業鏈大部分公司面臨著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下跌等困境,近期板塊有所反彈,未來行業前景如何?
對于光伏行業,董理認為,“光伏的需求天花板相對比較低,通過對全球用電總需求量、世界各國家光伏發電的情況分析,可估算出光伏發電的滲透率,當前光伏的產能與需求已經基本持平。光伏行業即使在今后的一兩年內出清,它也很有可能演變為一個周期波動的行業,某個階段需求較好、產能不足,行業和股價經歷上漲,總體呈現橫向周期波動。因為它的需求天花板即將達到,未來已經沒有太強的成長屬性。”
“新能源車行業還有很多技術創新有待突破,其各項功能也在不斷提升,這就意味著消費者會不斷購買這些新的技術、功能創新,”董理認為,“新能源車目前還處在成長中期的階段,只是不同的產業鏈環節機會不一樣,比如隔膜的產能目前已經過剩,然而正極材料卻開始漲價。在不同的環節,產能供需情況不同,新的增長點也不一樣,如汽車玻璃,新能源車對汽車玻璃的用量超過傳統車,因此部分細分板塊存在一些結構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