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為什么說管理者一定要入局?那么又該如何入局、破局?今天與你一起探討。
、
音頻由科大訊飛提供的變聲技術支持
管理者最強大的狀態是什么?其實,就是躬身入局。
因為只有你入局,才能看見問題,并且找到真正的問題。最后破局,徹底解決問題。
入局:去發現問題
很多人成為管理者后,就容易有媳婦熬成婆的心態,不愿意再干苦活,每天都在辦公室看報表。
而一旦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就習慣性發牢騷,抱怨。產品賣不出去,就怪客戶根本不懂,怪團隊沒有能力等等。
曾國藩最不喜歡發牢騷,怨天尤人的做法。
所以他說:“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身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
的確,抱怨是沒有用的,而是要躬身入局去了解問題。所謂躬身,就是你要有謙卑的姿態,而不是高高在上。入局,指身心均參與其中,而不是作秀裝樣子。
其實很多時候,產品賣不出去,就是因為你高高在上,在設計產品時,嘴上客戶第一,但根本沒有考慮用戶的需求。設計出來的產品,對客戶來說就是雞肋,所以哪怕你認為產品再好,也只是自嗨。
因此,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當你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干的時候,不要坐在辦公室紙上談兵,而是要去跑客戶,從客戶那里調研,去問問客戶需要什么。
基層是直接接觸客戶的,也更懂客戶的需求和痛點。所以,你也要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用眼睛去發現問題,用耳朵去傾聽問題,用手去觸摸產品的功能,用鼻子去捕捉異常。
而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以看見團隊的問題。
所以,不管你的職位有多高,你都要保持“入局”的狀態,你要離客戶近一點,更近一點。
識局:找到問題的關鍵
你在調查的過程中,你會掌握很多信息,會看到無數個問題。這時候,想解決問題,就要識局。
所謂識局,即你要深入事物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最早由亞里士多德提出,經埃隆·馬斯克倡導,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
亞里士多德說:“每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或刪除。”
所以,第一性原理,也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你要從現象看本質,我們要抽絲剝繭,找到最本質,最重要的因素,從次要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
另一方面,第一性原理也可以幫助我們做決策。判斷一件事要不要做,怎么做,我們不要限定在已有的框架之中,而是要拋開一切所謂的“可行性評估”。你只需要去思考這件事該不該做、值不值得做,要是你認為應該、值得,那么就大膽去做,即便看似不可能。
那么,如何才能深入第一性原理?有3個方法可以幫助到你。
①升維。你要將自己的思維提高一個維度,從具體的問題里跳出來,聚焦在更根本的問題上。
比如,下屬業務做不出來,就不要只考慮到下屬能力上的問題,不妨認真思考一下公司的培養體系,激勵制度等問題。
②增量。你不要局限于眼前,而是要把時間的維度納入考量,從長遠去看待問題。你要問自己:現在關注的點,在三年五年后,還很重要嗎?在做決策時,也要引入新的維度,通過思考終局,來反推現在的行事路徑。
你也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是要有“把蛋糕做大,再一起分”的思維,然后去吸引他人、資本以及其它要素的加入。
③逆向。很多問題,正著想不通或者找不到答案,反著想卻能迎刃而解。
分享一個小故事:
國外有一款番茄醬,生產出來后,發現與同類產品相比,特別稠,很多家庭主婦在使用時,認為不方便,所以市場前景也不被看好。
起初,經銷公司也想重新研制配方,降低濃度,重新生產,但這么做成本又非常高。
后來他們逆向思考,意識到產品的缺點,其實也可以是優勢。因為濃度高,說明番茄醬的成分多,味道也更好。
因此,他們聚焦在番茄醬的這個特點上,加大了宣傳力度,這款產品因其特點贏得了客戶。很快,該產品市場占有率就躍居同類產品榜首。
你看,這就是逆向思維的重要性。
正如哲學家叔本華所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
墻,推倒了就是門;思維,打開了就是路。
破局:解決問題
入局,是為了讓我們去發現問題。而識局,則是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關鍵。最后,要解決問題,因此一定要破局。
那么,該如何破局呢?
1.創新破局
日本經濟大蕭條時期,京瓷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產品根本賣不出去。
這時候,京瓷的工作人員發現可以將魚竿上的金屬導向圈,換成陶瓷的。
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魚線的磨損,不容易斷。還能減少與絲線之間的摩擦系數,讓魚鉤飛得更遠。
這一新產品對蕭條期京瓷的訂單、銷售額的擴大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且效益繼續擴大,甚至后來凡是高級魚竿,全都用上了陶瓷導向圈,普及到了全世界。
因此,你可以通過創新破局,既可以是大創新,也可以是小創新。你可以在業務上創新,找到新的增長點。業績做不起來,也可能是公司內部出現了阻力,因此也可以在流程、制度上創新,從而克服阻力,解決問題。
2.錐子法則
很多時候系統破局點往往不是一整個面,而是一個恰到好處的“錐子”。
因此,你要找到最關鍵的點,從單點切入,實現突破。
樊登老師在《低風險創業》一書中提到,他在創業初期遇到了很多問題。
帆書(原樊登讀書)APP一上線團隊就收到了很多差評。
團隊很焦慮,但他卻很冷靜。樊登老師認為,如果每收到一個用戶的反饋就讓人立刻處理,那么整個團隊就是在不斷地“打補丁”。
從千頭萬緒的問題中,樊登老師敏銳地發現關鍵成功因素是分享二維碼系統,它直接關系到用戶增長和收入增長。
樊登老師頂住壓力,帶領團隊集中力量解決關鍵問題,帆書最終收獲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你也是一樣,要破局,就一定要找到最關鍵的“錐子”,然后扎深扎透。
最后,管理者最好的狀態,就是入局。躬身入局,才能發現問題;識局,才能找到問題的關鍵;最終破局,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從易疲勞體質,變成一個精力充沛的人? 》
《真正優秀的人,都有這3個特征》
“
管理者要深入一線,那么具體該怎么做?
管理者要抓住事物的本質,那么管理的本質是什么?又該如何通過TDL深度思考?
管理要引入增量,那么如何驅動團隊,讓大家很爽很想干?又該如何根據員工的狀態,培養人?
你又該如何開周會,Review下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