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三易生活(ID:3eLife),作者:三易菌,授權轉載發布。
關于旗艦機型的價格為什么會更貴這個問題,相信許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會是這類產品的硬件配置更強、堆料更高等在物理層面的優勢。不過在更高的硬件成本外,以長期系統更新為代表的增值服務,同樣也是旗艦機型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目前這類機型通常所提供的三年以上系統支持時間,也契合絕大多部分用戶的換機周期。
但歐盟方面卻似乎并不這樣認為,此前就曾有消息稱,歐盟委員會正在努力推動設備供應商提供為期五年的零部件和支持。如果說五年的支持周期已經讓手機廠商難以接受的話,德國則希望能做得更多。近日有消息顯示,作為與歐盟委員會談判的一部分,德國聯邦政府正在推動歐盟要求為智能手機提供七年的安全更新和配件。
除了延長支持周期,德國方面還希望制造商以"合理的價格"提供零部件,其中包括要求供應商公布備件價格,并且不隨時間推移而增加成本。而作為手機廠商的利益代表,NGO組織數字歐洲(DigitalEurope)則旗幟鮮明地反對這一提案,希望要求僅提供三年的安全更新,并希望將備用配件限制為屏幕和電池,而不是其他組件。
在外界看來,歐盟方面推動手機獲得長達七年支持一事,是有著歷史和現實的雙重理由。作為環保主義的大本營,歐盟以環保為武器向消費電子企業已經打出了一整套的組合拳,前有要求手機統一充電接口,現在又要求廠商提供夸張的七年支持周期,都是為了通過讓用戶降低更換設備的頻率來保護環境。
而之所以是七年這樣的一個數字,則或與歐盟在今年4月針對消費類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的新政策有關,其要求家電制造商在歐盟銷售產品時需要履行更多的義務,必須要保持七年以上的技術支持。如今,將這一政策的適用范圍擴大到智能手機領域顯然也在情理之中。
從歷史上來看,歐洲作為環保主義的發源地,消費者對于環保的接受程度也很高。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77%的受訪歐盟公民表示比起更新換代設備,他們更愿意選擇修理或更換零部件。同時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下行,消費者的購買力在被不斷壓縮的情況下,也導致消費者會更傾向于減少用在智能手機這類非必需品上的開支。
所以在環保主義與購買力萎縮,從精神到物質上讓歐洲消費者換機欲望走低,更傾向于延遲正在使用設備壽命的情況下。既然消費者有這樣的需求,歐盟自然也會響應,并且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在美國、韓國、中國的手機廠商沖擊下,歐洲本土的手機制造業近乎凋零,也使得其成為了中、美、日、韓手機廠商銷售產品的目的地。
既然歐洲本地的手機廠商已經無力回天,那么要求海外廠商提高產品的支持周期,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后者在歐洲雇傭更多的維修團隊。并且相比于中美日韓在制定相關政策時需要平衡消費者與企業利益不同,歐盟在這一方面僅僅只用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即可,所以才有了讓手機廠商提供長達七年支持的提案。
在消費者與歐盟的利益被滿足后,手機廠商自然就會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畢竟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不斷更新產品才能給手機廠商帶來更大的利潤。如果消費者不選擇購買新產品、而是爭當“釘子戶”,那么顯然也就意味著手機廠商的商業鏈條將無法轉動。
消費者換機周期的縮短代表著更高頻次的需求,也代表了更多的利潤,這無疑是手機廠商一直試圖實現的目標,而提高維修門檻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反過來為產品增加更長的支持周期,對于手機廠商而言顯然是個非常大的負擔,其中額外的零部件生產將打亂廠商的產能分配,而更長久的系統更新,則意味著軟件團隊面臨的適配與整合工作將更加困難,并需要更多的人手來完成這一工作。
可想而知,手機廠商是多么地不希望這一提案被通過。然而以歐盟目前針對美國互聯網企業的態度來看,德國的這一提案從本質上來說也屬于打擊非歐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以保護本土產業的延續,所以外界認為其被通過的概率也相當高。 一旦事不可違,對于國內手機廠商來說可能將是非常不利的局面,因為該法案對于蘋果的影響相對較小,卻反而將嚴重削弱Android陣營。考慮到蘋果本身已經在近兩年大幅度提升了iOS的支持周期,例如iOS14甚至可以支持5年前的iPhone6S,再加上iPhone每年僅更新一次,且單款機型出貨量巨大、利潤率更高,所以延長支持周期對于其影響顯然不會太大。
但是除了谷歌之外的Android廠商,通常依靠的卻是龐大的產品線,以盡可能覆蓋不同的消費群體,但這一優勢在七年支持周期下卻反而成了“致命傷”,畢竟成本的上浮將降低性價比優勢,而維護繁雜的產品線更是會讓軟件團隊和維修部門背上沉重的負擔。所以顯而易見的是,對于正在經略歐洲市場的國內手機廠商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一單德國尋求的七年支持周期提案被通過,即便是對于歐洲的消費者來說,也極有可能是一個典型的“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行為。這一提案的通過,雖然會讓歐洲的消費者馬上就能滿足自己的環保主義精神需求,也可以讓正在使用的手機擁有更長的壽命,但是對于想要換機的消費者來說,情況就大有不同了。
未來,歐洲消費者要面臨的必然是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為了滿足歐盟的要求,手機廠商需要準備的維修用備件成倍提升,面向歐盟銷售的產品需要同比例地提升價格以覆蓋成本。原本由于稅率等方面的原因,歐洲消費者在這類產品上面對的通常就是全球最貴的價格之一,而未來手機價格則可能再上一層樓。
第二種情況則是手機廠商或許不會漲價,但為降低成本會選擇削減向歐洲市場投放的產品數量。例如為了滿足歐盟的要求,手機廠商會僅向歐盟銷售類似Redmi Note、OPPO Reno這類熱銷機型,效仿iPhone的策略,結果則是導致歐洲消費者能夠選擇的產品大幅受限。
所以別看當下從歐盟到歐洲消費者都團結在環保這一大旗下,但是手機廠商顯然不會乖乖地被“放血”。畢竟“命運贈送的禮物,其實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