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上 張文
編輯|王彬
三季度比去年多賣了 4.8 萬臺車,收入同比增加了 23.6%,車輛毛利率從上季度的 18.7%提升至 20.9%——理想汽車仍然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場預期的答卷。
但和過去幾個季度類似的是,財報發布之后,理想汽車股價再度迎來大跌。昨晚(10 月 31 日),理想汽車美股股價跌去了 13.58%。今日港股開盤,理想股價重挫超 9%。8 月份的二季報發布時,理想美股股價同樣跌超 16%。
市場分析將股價下跌歸因于管理層對四季度的保守指引。理想汽車給出的四季度銷量指引為 16~17 萬臺,同比增速甚至不及三季度,同時單車價格將進一步下探。
加上前三季度已交付的車輛,理想汽車今年的總體銷量將達到 50~51 萬臺,基本和二季度財報會上管理層再度下調后的全年超 50 萬銷量目標持平。過去一年,理想汽車的全年銷量目標經過了多次下調,更早之前的目標分別是 80 萬臺和 56~64 萬臺。
不過,第四季度尚未過去,理想汽車先著急為 CEO 發了一筆 5.93 億元的股權激勵費用。這是理想汽車 2021 年 3 月定下的一項 CEO 股權激勵規則,共分 6 個階段。第一期股權激勵發放節點是理想汽車連續 12 個月交付量超 50 萬臺。
理想汽車 CFO 李鐵在財報電話會中解釋稱,公司預計第四季度累計前三季度的交付量有望滿足首批股權激勵的業績條件,即連續 12 個月交付量超 50 臺車,因此公司在第三季度確認了一筆 5.93 億元的股權激勵費用,預計四季度還將增加 4200 萬元。
反映到財報上,當季理想汽車的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同比大幅上漲 32.1% 至 34 億元,加上理想汽車本季度 2198 萬元的投資虧損等因素影響,理想當季凈利同比只增加了 0.3%。過去兩年理想汽車每季度投資收益都是正的,尤其今年一季度,光是投資和利息收入就有 10.69 億元。
扣除這些因素影響,理想汽車當季非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為 39 億元,同比增加 11.1%。
01|保守的銷量指引
理想汽車三季度仍然是亮眼的。當季,理想累計交付車輛 152,831 臺,同比增長 45.4%,推動當季收入同比增加 23.6% 至 429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車輛毛利率從上季度的 18.7% 提升至 20.9%,不僅超出公司此前指引,也比 20.2% 的市場預期高出不少。
當季理想汽車的成本支出也較為謹慎,營業費用 58 億元,同比只增加了 9.2%,環比只增加了 1.5%。研發費用大幅縮減至 26 億元,同比減少 8.2%、環比減少 14.6%。理想汽車解釋稱,研發費用下降主要是由于新產品和技術的設計及研發成本減少所致,他們上半年的裁員也幫助減少了一部分薪酬開支。
理想汽車 2024Q3 財報
但管理層對于四季度保守的銷量預期引發市場不解,財報發布后理想汽車股價直線下跌。
財報電話會上,分析師們也尤為關注這一問題。高盛的分析師稱,理想第四季度的銷量指引只比三季度增長了 1 到 2 萬臺,去年四季度則增長了近 3 萬臺,今年理想還多了一款車,為什么整體的銷量指引這么保守?是不是今年的銷售政策有了調整,不會像去年那樣進行大幅度的補貼?
理想汽車管理層回避了提問。理想汽車高級副總裁鄒良軍只是復述了一通公司的銷量成績,比如實現了 100 萬臺交付、理想 L6 累計交付超 13.9 萬臺等等,絲毫沒有提及任何關于四季度的規劃。
具體的銷量政策上,他也只是表示公司在下半年進行了營銷改革,賦予了地方更多的運營自主權,強調他們將會根據當地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區域銷售政策。類似的話他在二季度電話會上也說過一遍了。
一些市場分析將管理層保守的預期歸因于華為鴻蒙智行的沖擊,問界是目前理想汽車 L 系列最大的競爭對手,對標 L9 的問界 M9 累計大定已 16 萬臺,持續蟬聯中國市場 50 萬以上月度銷冠。問界新 M7 今年的累計交付也突破了 16 萬臺,市場火熱程度可以和 4 月上市的理想 L6 媲美。據李想在財報電話會上透露,理想 L6 上市 6 個月銷量超過 13.9 萬臺。
明年,理想汽車將迎來純電 M 序列的新車上市,他們的售賣車型有望達到 8 款之多。鄒良軍稱,他們希望理想明年的銷量增速可以達到 20 萬元以上新能源市場增速的兩倍。李想拒絕提前披露產品信息,僅表示他們對后續的純電車型非常有信心,會努力讓純電 SUV 成為高端市場的第一梯隊。
或許是吸取了此前 MEGA 失利的教訓,理想當下正在積極建設充電設施、調整門店規劃,來為純電車型的上市做準備。但和之前年內建成 2000 座充電站的目標相比,10 月底他們才剛剛達到 1000 座。鄒良軍在財報電話會上將 2000 座的目標延遲至純電車型上市之前。
02|6 億股權激勵
理想汽車在 2021 年 3 月通過了一項 CEO 期權激勵計劃,為公司創始人兼 CEO 李想提供了一筆總數達 1.086 億股 B 類普通股的期權激勵,期權的行權價格為 14.63 美元/股,或每股 ADS 29.26 美元。
股權激勵平分為 6 個階段,分別在理想汽車連續 12 個月的交付量達到 50 萬、100 萬、150 萬、200 萬、250 萬以及 300 萬時發放。
理想汽車 2021 年公布的 CEO 期權激勵計劃
當時,理想汽車旗下還只有理想 ONE 一款車型在售,一年銷量剛剛突破 3 萬臺,50 萬臺是 2020 年理想全年銷量的 15 倍有余,看起來遙不可及。但只用了短短 3 年時間,理想汽車的年銷量就從 12 萬臺猛增至今年預估的 50 萬臺以上。
按照理想 CFO 李鐵在財報電話會上的表述,公司預計第四季度加上前三季度的交付量有望超過 50 萬臺,滿足了第一階段激勵條件,因此,他們在三季度確認了一筆 5.93 億元的 CEO 股權激勵,預計第四季度還將增加 4200 萬元。
過去,汽車行業更為知名的股權激勵來自于特斯拉。特斯拉在 2018 年通過了一項高達 558 億美元的天價股權激勵計劃,馬斯克需要在 10 年時間內接連完成 12 個與市值和業績掛鉤的目標,才有可能獲得薪酬。這些目標在當時看來十分苛刻,比如起步市值要求是 1000 億美元,而當時特斯拉市值不過 500 億美元。
馬斯克在 2022 年就完成了上述目標,但這項計劃后續遭到股東反對。今年 6 月的特斯拉 2024 年股東大會上,憑借著散戶們的支持,馬斯克的天價薪酬方案最終通過。
李想的股權激勵計劃目前只執行到第一階段。按照今年 4 月公布的理想汽車 2023 年年報,李想持有公司 22.5% 的股權和 59.6%的投票權,是公司第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