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當地時間10月29號,一手策動對華電動汽車加征所謂“反補貼關稅”的歐委會,在無視我國強烈反對,并且在自身拿不出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公然宣布結束“反補貼調查”。根據歐委會發布的聲明,中國汽車出口生產商最終將被征收的稅額分別是:比亞迪17%、吉利18.8%、上汽35.3%,得到了“特殊對待”的特斯拉被征收7.8%,其余合作公司被征收20.7%,其余不合作公司被征收35.3%。
歐委會聲明表示,最終關稅將從本月31號起生效,有效期為5年。聲明同時強調,中歐雙方將繼續努力探索與世貿組織規則兼容的替代解決方案,并且對與個別出口商就價格承諾進行單獨談判保持開放態度。根據歐盟中國商會公眾號披露的消息,歐委會的終裁方案是在29號傍晚發布,而終裁將在30號零時生效,實際上是比歐委會原定計劃提前一天。對于歐委會這一動作,我國商務部迅速做出回應,明確表示中方對這一結果“不認同、不接受”,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并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企合法權益。
消息一出,立即在歐盟內部引發轟動,承受最多壓力的德國汽車制造業瞬間將矛頭指向歐委會,從車企再到行業機構,都紛紛敦促歐委會審慎決策,不要作出損害歐洲繁榮,破壞全球自由貿易秩序的決定。事實上,歐委會做出這樣的終裁并沒有超出我們的預期,回顧本輪交鋒過程不難發現,對方的策略就是“先射箭后畫靶”,哪怕是在沒有任何確鑿證據能夠證明中國電動汽車對歐盟汽車制造商真的造成了實質性損害的情況下,對方依舊是用所謂的“風險”作為借口。
但另一方面,中歐之間的談判進程并沒有因此而中斷,雙方的技術團隊也已經展開了新一階段的磋商工作,這意味著博弈還遠沒有到收尾階段。目前,我國已經對原產自歐盟的白蘭地、豬肉、乳制品等產品發起反擊,提高進口大排量燃油車關稅也已經進入研究階段。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歐委會之所以急著提前官宣,其實是中美分別釋放出不同的信號。
對于我國,歐盟希望借助此舉來進一步施加壓力,通過營造出“過時不候”的談判氛圍,逼迫參與談判工作的中國車企同歐委會進行私下接觸,通過單獨的價格承諾協商來瓦解我方的談判籌碼。對于美國,歐盟是希望借此機會向極有可能拿下本次大選的特朗普示好,通過展現對華強硬姿態,來換取美國在貿易領域對歐盟網開一面。
然而,歐盟這一連串的舉動,不僅低估了中國,同時也高估美國。歐盟的底氣在于自身高于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能力,但問題在于整個歐洲的能源轉型極為拖沓,再加上能源價格高企引發的通脹,給車企和消費者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使得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前景仍不明朗,將這樣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市場當成“底牌”,歐盟最終很有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至于拿“對華強硬”作為給美國的“投名狀”,則是嚴重高估了美國的道德水準。
今天的美國為了維持自身霸權,正不擇手段的在全球范圍內吸血,即便對方是盟友也在所不惜。甚至可以說,越是和美國關系親密的國家和組織,被美國敲骨吸髓的程度就越深。事實終將證明,歐盟錯誤的對華決策不僅會讓自身錯過擺脫經濟困境的機會窗口,還會進一步加劇歐盟正在面臨的“去工業化”壓力,而“第三極”對于歐盟來說,將永遠是一個可望而不及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