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資源的全球分布本就不均衡,氦氣便是如此。美國坐擁全球最多的氦氣儲量,而中國卻深陷 95%依賴進口的困境。氦氣雖看似平常,卻在眾多關鍵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 “助推劑” 角色,中國對其高度依賴無疑給國家發展帶來諸多隱患。
那么,中國該如何突破這一困局呢?
一、中國氦氣依賴進口的尷尬現狀
氦氣,這種看似無色無味的氣體,卻在現代科技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從光導纖維、電子領域到醫用核磁成像,氦氣的應用無處不在,堪稱現代科技的“助推劑”。然而,中國的氦氣資源卻相對貧乏,提取成本高,經濟價值有限,導致工業用氦氣的進口依存度高達95%以上。
據統計,中國的氦氣需求量占全球氦氣消費量的11%,且增速迅猛。
近年來,隨著下游光導纖維、電子領域以及醫用核磁成像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對氦氣的需求量持續攀升,需求量由2118萬立方米增長至2618萬立方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18%。預計未來幾年,這一需求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二、美國氦氣儲量的全球領先地位
與中國的氦氣資源貧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的氦氣儲量在全球范圍內占據著顯著地位。
據數據顯示,全球氦氣儲量高達519億立方米,其中美國以206億立方米的儲量獨占鰲頭,占據了市場的40%左右。
這一儲量優勢使得美國在全球氦氣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氦氣庫存也曾面臨枯竭的風險。2018年前后,美國氦氣庫存清倉完畢,國際氦氣價格應聲漲了4倍。
三、中國打破氦氣依賴進口困局的探索
面對氦氣高度依賴進口的困境,中國積極尋求破局之路。
初期,中國通過拓展進口渠道,向卡塔爾、澳大利亞等國進口氦氣資源,以緩解供應壓力。然而,這種方式存在技術上的局限性,卡塔爾的氦氣提煉技術很大程度上依賴美國,使得中國在氦氣供應上依然面臨潛在風險。
為了打破這一困局,中國開始積極探索自主生產氦氣的道路。2020年,國內一家公司提出了“閃蒸汽提氦法”這一創新方法,并通過不斷試驗,在天然氣廢料中成功實現了對氦氣的提煉。這一突破標志著中國在氦氣生產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
此后,中國持續加大資源勘探力度,加速技術創新與推廣。
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中國成功研制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低溫提氦裝置,打通了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這一成果不僅證明了中國在氦氣生產方面的實力,也為打破氦氣依賴進口困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除了自主生產外,中國還加強了與國際社會的合作與交流。
四、結語
未來,盡管面臨巨大挑戰,但中國通過持續加大資源勘探、加速技術創新推廣、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建立戰略儲備體系和培養專業人才隊伍等措施,有望未來實現氦氣自給自足,在各領域引領發展。
在資源勘探上,加大力度尋找潛在氦氣資源;技術創新方面,繼續優化提氦技術,提高效率與產量;國際合作中,與更多國家建立穩定供應關系,同時引進先進技術;儲備體系建設上,合理規劃儲備規模與管理;人才培養方面,鼓勵高校與科研機構培養專業人才,為氦氣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總而言之,中國在氦氣問題上雖任重道遠,但通過多方面努力,正逐步邁向自給自足的目標,在全球氦氣格局中不斷增強自身話語權與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