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A股市上市公司三季度報陸續披露,眾多業績亮眼公司逐漸出爐,也吸引了外資機構及公募基金紛紛加倉搶籌。
如今年前三季度,正丹股份錄得營業收入25.96億元,同比增長130.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949.37%。其中,公司于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4.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9億元,同比增長37872.2%。
而根據資料顯示,正丹股份主營業務涉及精細化工行業和環保新材料行業,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偏苯三酸酐(TMA)、偏苯三酸三辛酯 (TOTM)、乙烯基甲苯(VT)、均四甲苯等。且截至10月25日,正丹股份年內股價增長335.59%。
財報顯示, 摩根士丹利國際、高盛集團和瑞士聯合銀行三家QFII機構在三季度分別新進和增持該股,位于公司前十大流通股的第五、第七和第八位。
再者,電子行業上市公司日久光電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3億元,同比增長24.75%;歸母凈利潤5632.79萬元,同比增長1448.11%。巴克萊銀行和摩根士丹利國際也在三季度分別新進191.27萬股和185.29萬股,顯示出外資對該股業績高增長的認可。
而半導體板塊,長川科技成為公募基金爭相布局的對象。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5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6858.78%。在前十大流通股中,四只公募產品現身:易方達創業板ETF以1119.30萬股的持股量位居第四,南方中證500ETF新進657.87萬股位列第八,而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則增持至579.31萬股占據第九位。同時,金信穩健策略A減持至500萬股,仍保持在第十位。
信達澳亞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馮明遠在三季度也積極加倉半導體行業的優質股,他管理的四只產品——信澳新能源產業、信澳智遠三年持有期A、信澳領先智選和信澳研究優選C,共同增持長川科技至973.80萬股。
對于此,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三季報的披露完畢,機構持倉情況逐漸明朗。外資機構和公募基金對業績高增長股的追捧,顯示出市場對優質公司的認可和投資信心。未來,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機構投資者的布局策略也將持續調整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