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
大咖訪談
陳志峰,是互聯網營銷行業的專家,在他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曾效力于頂尖4A廣告公司奧美,電通,服務于全球最知名的客戶,如奧迪,IBM,佳能,聯想,豐田等,為其提供互聯網營銷解決方案;隨后,又先后任職于百度,快手等媒體平臺,任市場總經理和銷售總經理,負責市場銷售等工作;作為創意營銷人,他曾斬獲戛納創意節銀獅獎、艾菲金獎、金投賞全場大等頂級獎項,也是艾菲、IAI、金網獎等多個獎項的評審;作為布道者,他曾邀請全球整合營銷大師唐·舒爾茨先生,多次探討未來營銷趨勢;作為商業管理者,他曾聯合百度和長江商學院,共創了百度長江創創班,學員公司總估值超過5000億。那么,在AI時代,營銷會發生多大改變,他對此有何觀點?
Q:您在之前的分享中,多次談到了很多AI能力對營銷的價值。您能形容一下這個價值有多大?
A:AI的進化速度非常快,尤其是ChatGPT問世,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AI可能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在營銷行業,我認為,這很可能帶來一種顛覆性的影響,從消費激發、到消費決策、到消費者購買、乃至消費者心智影響,都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Q:您認為哪些是核心的改變呢?
A:核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數據深度理解,大規模自動化,大規模個性化。有了AI的協助,我們不僅能深度利用大數據、實現精準的受眾分析,還能通過大規模自動化、個性化溝通,讓整個傳播鏈路變得更加高效和智能。
Q:聽起來像是AI今后可以承擔大部分工作了,而且還比人工更有效率。
A:不完全是,首先這個影響是逐步發生的,一是依賴整個大模型的能力提升,二是依賴數據的有效性提升。我認為現階段,重點還是“協助”,而不是“取代”。AI的加入確實解放了生產力,彌補了人力在廣度和深度上的不足,但并不是說完全就讓它自主。AI雖然強大,但畢竟歸根結底是工具,自主性還是掌握在人手里。比如,它在廣告創意的某些方面仍然無法完全替代人類的思維和創造力。廣告中的情感表達、品牌文化的傳遞,這些需要人類對消費者情感和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又比如,由于AI的反饋都來自于數據,而數據本身有可能是假的,但AI可能不會去做判斷,最終基于假數據給出一個假結果,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Q:那AI對于我們最大的加成是什么?
A:效率和精準度。AI快速處理海量數據、以及實時分析和反饋的速度,是人類無法比擬的。AI像一張大網,幫我們抓住了之前不一定能盡收眼底的東西;AI為我們省出來的時間,也可以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AI可以簡化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像數據收集和初步分析,我們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戰略和創意層面。AI并不會取代廣告人,反而會讓他們的工作更有價值。創意仍然是廣告的核心,而AI可以幫助提升創意的效率和效果。
Q:現在有不少品牌,已經開始嘗試用AI生成內容和投放,您覺得未來AI營銷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A:其實智度的海外業務已經開始在利用一些AI能力,包括產品功能的智能化、廣告內容的自動化、用戶互動的自動化等等,我們現在還研發了自動投放系統,等等,效果非常好。AI與營銷的結合,在未來肯定還有更多的探索空間,我認為可以總結為幾個方向:全鏈路自動化營銷、深度個性化營銷、沉浸式規模化營銷、數據隱私保護系統化。
Q:您特別強調數據安全和隱私。
A:是的。因為整個AI行為的基石就是數據,但獲取數據的整個環節:定向、收集、分析、發布,可能都會面臨授權的正當性、保存的安全性等拷問。我們現在還沒有到全面AI的時代,就已經面臨不少數據泄露的問題,一旦AI應用成為常態,對數據的使用門檻大大降低,風險就會更大,這是必須要引起重視和攻克的問題。廣告營銷,本身就是直接面對人、剖析人、鏈接人的行業。如果沒有數據安全的護航,所有基于AI的輸出都可能會造成不可預料的負面后果。
Q: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來減少數據和隱私的風險問題呢?
A:現階段,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平臺和從業人員都要有高度的風險意識,從主觀上先承擔起數據的道德責任,同時不斷優化數據保護技術,確保信息的安全性;二是要有清晰的隱私政策,告知用戶其數據是如何被使用的,積極保護用戶對數據的知情權,建立強信任。但從長遠來看,還是要依靠系統性的技術手段,實現嚴格標準和流程的數據隱私保護。我們也希望從事AI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要本著AI向善的原則,來推動AI的進步。
Q:對于AI在營銷中的應用,您認為還有哪些挑戰需要克服?
A:一是高質量的數據,這是AI有效輸出的底層保障,但是在信息爆炸的茫茫汪洋中怎么去找到滿足需求的優質數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二是創意和技術的平衡。AI與人是協作關系,既不是取代,也不是依賴。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式,讓技術更好地為創意服務,避免陷入盲目使用AI的“虛假”陷阱。
Q:最后,您對那些正在考慮應用AI營銷的品牌有什么建議嗎?
A:我的建議是勇于嘗試,但要合理規劃。AI技術的潛力巨大,但品牌在應用時必須有清晰的戰略。不要盲目追求技術,而是要從實際需求出發,結合自身的營銷目標和受眾特點。還是那句話,不怕事小,但我們一定要勇于邁出第一步,去擁抱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