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創板日報》10月24日訊(編輯 宋子喬)今日,商業航天企業深藍航天在電商直播間推出載人飛船船票的預售活動,該公司創始人、CEO霍亮現身直播間。
這是國內首張太空旅行船票,為亞軌道旅行項目,這意味著火箭將抵達外太空,但不會進入軌道。旅程預計將于2027年開啟,由星云-1火箭承運。此次僅出售前2名載人飛船船票,全款定價150萬元,直播間到手價100萬元, 深藍航天計劃在下個月發售更多太空旅行飛船票。
此次用戶在淘寶交付訂金(5萬元,這筆預付款將被計入總價)后,還需在線下與深藍航天簽署合同才能正式生效。合同生效后,旅客因個人原因,可以提前半年免費改簽一次。
當天18點20分,上述產品上架后不久就賣光,隨后商品下架,商品頁顯示“無貨”。
據介紹, 整個旅程約12分鐘,乘客將坐一個高約4米、直徑3.5米的載人艙,艙內配置6扇全景舷窗,每次可搭載6名乘客。飛船將穿越100公里高的卡門線(地球大氣層與外太空的分界線),乘客將在至少5分鐘內體驗失重狀態,看到地球的壯麗曲線,隨后飛船通過傘降方式返回地球。
星云-1是深藍航天自主研發的一款小型液體可回收運載火箭,一子級具備回收重復使用能力,應用于小型遙感、通信衛星及多星組網等發射任務。
在直播過程中,霍亮表示,可回收、重復使用的火箭對于降低高昂的發射成本至關重要。隨著可入軌回收復用火箭技術的成熟和投入使用,“ 幾十萬元一張船票也可能很快實現”。
根據深藍航天的規劃,該公司 計劃在2025年第一季度從軌道上回收一枚運載火箭。在布局亞軌道旅游之后,下一步還將開發外太空旅游。
目前,商業化的太空旅行產業剛剛起步,SpaceX、藍色起源、維珍銀河等走在前列,國內也有不少商業航天公司正在積極推動太空旅游商業化的進程。
據《科創板日報》梳理,可提供太空旅行服務的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家:
1.SpaceX:由埃隆?馬斯克創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除了進行軌道飛行任務外,SpaceX也在計劃未來的月球旅游,SpaceX的“龍”飛船已經進行了多次軌道飛行任務, 9月12日,SpaceX開展了史上首次商業太空行走。
2.藍色起源(Blue Origin):由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創立的私人太空公司,提供亞軌道太空旅游服務,貝索斯正爭取到2024年將人類送上月球。
3.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維珍銀河是全球首家公開上市的人類太空商業飛行公司,提供亞軌道飛行服務,該公司已經完成了兩次飛往太空邊緣的航行試飛,并已有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的603人繳納了近8000萬美元押金預定座位。維珍銀河的太空航天飛行票價約為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6.6萬元),飛行時長90分鐘。
4.波音(Boeing):波音公司也在開發太空旅游項目,包括與公理太空(Axiom Space)合作的國際空間站商業化項目。
5.公理太空(Axiom Space):專注于軌道飛行任務,計劃將游客送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太空旅行。
6.太空透視(Space Perspective):正在開發一種基于氣球的飛行系統,用于將客戶運送到平流層進行太空旅行,計劃在2024年開始其商業飛行。
國內少數公司也宣布了進軍太空旅游行業的計劃。今年5月,科宇航宣布其“太空旅行飛行器”將于2027年進行首次飛行,并計劃在2028年開始載人太空邊緣旅游。
據介紹,該太空旅行飛行器采用單級火箭和旅游艙的組合形式,旅游艙配備了4扇全景舷窗,每次飛行可搭乘7名乘客。在為期10分鐘的飛行過程中,乘客將穿越100公里高度的卡門線,體驗3分鐘的失重感,最后旅游艙將通過傘降的方式安全著陸。項目安排每100小時進行一次發射,并配套建設航天主題公園,常備10臺太空旅游飛行器輪班執行太空旅行體驗。
(科創板日報 宋子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