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據澎湃新聞消息,美國財政部數據表明,2024年8月時,美國國債的前三大海外債主——日本、中國和英國,其持有量出現分化情況:中國減持美債,而日本、英國增持。根據美國財政部2024年8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日本在8月增持了135億美元美國國債,其持倉規模達到11292億美元,依舊為美國第一大債主。8月,中國減持19億美元美國國債,持倉降至7746億美元,這是自今年6月二次加倉之后連續第二個月減持。中國作為美國國債海外第二大債主,自2022年4月起,其美債持倉量就一直低于1萬億美元,并且總體上呈現減持的趨勢。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減持美債或許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對美元資產存在擔憂;二是有外匯儲備多元化的需求;三是對美國經濟前景持謹慎態度。中國減持美債這一行為必然給美國債券市場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更需要關注的是,這也許意味著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策略正在發生轉變。一直以來,中國都在推動外匯儲備走向多元化,增加對其他貨幣和資產的配置,以此來分散風險。除了美債相關問題,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發展變化也是中美經貿關系里一個重要的方面。
美國一向行事較為“霸道”,并且本就遭受著債務困擾。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處境就有些難受了。近日,在美國外交關系協會活動上,美國財政部長開始“陰陽怪氣”,抹黑中國。當記者提到“拜登不僅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的對華關稅政策,甚至還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擴大”這一情況時,耶倫稱這種行為“并不無妥”,接著就開始對中國進行“攻擊”。她宣稱是因為“中國沒有解決美國的擔憂”才導致現在的狀況。結合美國近期的美債數據,很多人覺得這是美國對中國減持美債一事表達不滿。
央廣網消息,近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稱,把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使該區間降至4.75% - 5.00%這一水平。這是自2020年3月之后,美聯儲首次降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50個基點的降息屬于“強有力的行動”,并且稱美聯儲不覺得“降息行動遲緩”,反倒認為這是“及時的措施”。鮑威爾還指出,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已從7%左右的高點回落至8月份的2.2%,這意味著通脹已經“顯著緩和”。
當美聯儲的政策如潮水般涌向市場的時候,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就被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了。諸多國家的經濟體,就像在驚濤駭浪里搖晃的小船一樣,隨時都有翻覆的危險。對于那些依靠外資的新興市場來講,這場由美聯儲政策引發的風波無疑是一場極為嚴峻的考驗。以巴西為例,匯率波動產生的沖擊,使得許多出口企業原本穩定的訂單變得極不穩定。企業主們在辦公室里滿面愁容,由于成本不斷攀升,市場前景又難以確定,不少企業只能選擇裁員,甚至關閉一部分生產線。巴西曾經繁榮發展的經濟現在陷入了低谷,工人們失去了工作,家庭的生計變得更加艱難。
美聯儲降息,表面上看是要應對通脹以及勞動力市場壓力,然而其背后有著更為復雜的經濟狀況。諸如資金外流、美元信心下滑、去美元化進程加快等因素,都促使美聯儲不得不做出妥協。全球范圍內的去美元化趨勢,恰恰體現出各個國家對美元霸權的不滿與擔憂。在歷史的演進歷程里,貨幣的地位和價值一直處于不斷變動之中。美元的霸權地位并非是固定不變的,去美元化的趨勢盡管目前還處在初始階段,不過卻給未來的國際經濟秩序帶來了新的可能。各個國家在這個過程里應當保持警覺,既要把握住機遇,也要很好地應對挑戰。美元的前景不但關系到美國自身的經濟命運,還會對全球經濟的走向產生深遠的影響,各國在面對這種復雜情況時,需要強化合作與交流,探尋共同應對的方法。
據金融界消息,近期,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稱,美聯儲應以耐心的態度逐步下調其政策利率,如此一來,不但能使通脹率降至2%的目標值,還可避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在密西西比州舉行的一個美國企業經濟教育論壇上,博斯蒂克表示:“我不會急于將利率調整到中性水平,我們必須讓通脹率回歸到2%的目標水平;我不想由于我們實施限制措施的時長不足,致使抗通脹進程停滯,所以我會保持耐心。”
美國財長耶倫指出,美國家庭長時間承受著高生活成本的重壓。疫情期間通脹急劇上升的現象,恰恰凸顯了這一狀況,不過這其實是一個在疫情之前就已存在的問題。在我看來,住房供給匱乏、住房成本高昂就是例證,并且在疫情期間,利率進一步升高,住房價格大幅上揚,讓原本就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兒童保育不但費用越來越難以負擔,其體系的運轉也愈發困難,還有高昂的醫療成本與能源價格等問題。由此我們可知,即便當下通脹幾乎已經回落至美聯儲的目標水平,但這些問題依舊是困擾美國家庭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