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的嚴寒中,許多新能源車主面臨著座艙溫度上升緩慢、車內溫度分布不均的困擾。這一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用戶詬病的焦點,特別是對于追求舒適駕乘體驗的家庭用戶而言,更是亟待解決的痛點。理想汽車,自創立之初便將“為家庭造車”作為企業的使命,致力于在寒冷的冬季為全家人提供溫暖舒適的座艙環境。
近日,理想汽車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冬季用車技術社區活動,深入解讀了其在提升冬季用車舒適度方面的創新技術。面對冬季采暖的難題,理想汽車并沒有采用行業內常規的PTC直接加熱水或空氣采暖的方式,或是熱氣旁通方案,而是推出了自研的多源熱泵系統。
該系統具備43種工作模式,能夠靈活應對全溫域多場景下的能量調配需求。在低溫環境下,該系統通過壓縮機“自產自銷”的方式快速制熱,利用高溫冷卻液加熱冷媒,激活熱泵單元,從而大幅提升制熱速度和峰值制熱能力。這一創新方案不僅解決了傳統采暖方式在低溫下制熱效果不佳的問題,還顯著提升了能效。
然而,僅有強大的制熱能力并不足以確保良好的舒適性體驗。理想汽車深知,在低溫條件下,車內每一位乘客的舒適感受都至關重要。因此,理想汽車在整車熱量的精細化分配上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在理想MEGA車型上,主駕位置的吹腳出風口增加到了5個,通過流場設計將熱量精準送達駕駛員腳面和腳踝位置,實現快速加熱。
針對行業內常見的一排熱得快、二排熱得慢或不熱的問題,理想汽車在MEGA車型上通過舒適性仿真計算,優化了整車的風量分配,將一排和二排腳部風量的比例設定在更合理的1比0.87,確保了一二排乘客都能享受到同等的舒適性體驗。
在智能化方面,理想汽車同樣不遺余力。從理想L9開始,車型就配備了豐富的傳感器,到了新一代產品理想MEGA上,傳感器數量更是增加到了51個。這些傳感器通過車控計算單元(XCU)統一處理,實現了全車溫度的智能控制。在隧道等特定場景下,理想MEGA能夠識別出隧道場景,結合光照傳感器、外溫傳感器綜合判定,對溫度控制做特殊處理,隔絕車外污染源,確保艙內空氣質量和溫度的穩定舒適。
為了進一步提升用戶的舒適性體驗,理想MEGA還經歷了2輪全溫域的舒適性標定,覆蓋全國14個省市,涵蓋上百個用戶工況。通過不斷的優化和改進,理想汽車力求在全場景下都能為用戶提供強勁、均衡的制熱效果。
截至目前,理想汽車已經累計交付超過100萬輛,這意味著有百萬個家庭選擇了理想汽車作為他們的出行伙伴。面對家庭用戶對冬季舒適座艙的迫切需求,理想汽車通過自研多源熱泵系統、整車熱量的精細化分配以及智能化的場景識別等創新技術,為全家人打造了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季用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