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陽市近日舉辦的醇氫電動車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發表了一場引人深思的主旨演講,深刻剖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與未來趨勢,特別強調了商用車領域的挑戰與機遇。
葉盛基首先肯定了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中的核心地位。他指出,得益于產業界的共同努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已取得了顯著成就,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更在全球范圍內引領著汽車產業向電動化轉型。
然而,面對商用車這一重要的生產工具,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卻遭遇了不小的挑戰。葉盛基指出,高昂的售價、補能成本、二手車殘值以及載貨量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電動商用車的市場化進程。這些問題導致運營成本上升,經濟效益下降,使得電動商用車在市場上的推廣變得尤為困難。
商用車電動化基礎補能設施的滯后也是一大痛點。目前,充電/換電/加氫等設施嚴重不足,補能不便,導致客戶補能焦慮。特別是在重型電動商用車市場推廣方面,這一問題尤為突出。因此,葉盛基認為,純電動技術路線難以全面滿足商用車新能源化和綠色化的發展需求。
面對這一困境,葉盛基提出了積極探索混合動力、插電/增程、醇氫電動、氫氨內燃機等多元技術路線的建議。他認為,這些技術路線的推廣運用將有助于解決商用車電動化面臨的挑戰,并在政策鼓勵和扶持下,未來商用車電動化發展將呈現純電、混動等多元技術路線長期并存的局面。
在多元技術路線的選擇上,葉盛基強調了結合應用場景需求的重要性。他指出,不同技術路線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需要結合場景特征特點,選擇合適的技術路線。因此,能源技術多元化成為新能源商用車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這一背景下,吉利汽車作為醇氫電動技術的先行者,受到了葉盛基的肯定。他提到,吉利汽車堅持研發醇氫電動技術近20年,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技術突破,并成功推動了產品市場化。這一努力不僅滿足了客戶需求,更引領了行業綠色轉型發展,開創了“電制燃料+內燃機”新路徑的醇氫商用車電動技術有效應用。
葉盛基進一步闡述了醇氫電動汽車作為增程式新能源汽車的優勢。與純電動車型相比,醇氫電動汽車具備長續航、高可靠性和對極端環境的高適應性;與氫燃料電池車型相比,甲醇的儲存、運輸、加注等相對高效安全;在經濟性上,醇氫電動商用車購置成本與柴油車相近,低于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車型;在環保方面,甲醇燃料也降低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在補能方面,加醇站建設效率高、成本低,可實現商用車補能網絡的快速切換和鋪設。
葉盛基還提到了商用車新能源化對解決能源安全問題的重要意義。他指出,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而商用車石油消耗占比超過70%。因此,推動商用車新能源化不僅有助于降低石油消耗,還能提高能源安全水平。
最后,葉盛基提出了推動醇氫電動車產業化發展的建議。他呼吁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希望更多企業參與到醇氫電動產品的開發、制造和使用中來;積極推動甲醇加注基礎設施建設,為醇氫電動商用車的快速推廣提供支撐。
葉盛基強調,沈陽作為我國工業自主的重要根據地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龍頭,將醇氫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應用的重要切入點之一,將為商用車新能源化發展和綠色轉型提供新的典型案例,也將為沈陽乃至遼寧的汽車產業經濟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