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天有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有為”)即將迎來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IPO的關鍵時刻,計劃于本月底接受上市委員會的審議。此次IPO由中信建投擔任保薦機構,擬募集資金高達30.04億元。
盡管天有為近年來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其財務狀況卻透露出一些隱憂。報告期間,公司的應收賬款急劇上升,從2020年的2.52億元飆升至2023年的9.62億元,增幅高達272.87%,并且部分賬款已經逾期。現代汽車集團子公司和起亞汽車就因內部核算問題,延遲支付了約9557.62萬元的采購款,這無疑加劇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天有為的財務流動性緊張狀況還體現在其名下12處不動產的全額抵押上,這些不動產被用作擔保總計19,500萬元的借款。一旦公司無法按期清償債務,這些抵押資產可能面臨被變賣的風險,進而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不穩定影響。公司的存貨規模也在顯著增長,從2020年的3.59億元增至2023年的6.14億元,而存貨周轉率卻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這進一步凸顯了公司存貨管理效率的不足。
在技術創新方面,天有為雖然聲稱設立了3所研發機構并建設了EMC專業實驗室,但其研發投入和研發團隊構成卻令人質疑。報告期間,公司的研發費用占比逐年下降,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同時,公司的研發團隊中,本碩學歷員工占比僅10%,這與其聲稱的“技術創新”能力形成了鮮明對比。公司擁有的131項國內專利中,有12項來自實際控制人及其家族的無償轉讓,這也讓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備受質疑。
天有為的股權結構高度集中,王文博和配偶呂冬芳合計控制了近90%的表決權,這種股權結構可能對公司治理和決策透明度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公司在不同版本的招股書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存在不一致,這也反映出公司在財務管理和信息披露上的不規范。例如,公司披露的合并利潤報表中,申報稿和上會稿披露的2022年銷售費用相差超過2000萬元,這種數據的不一致性無疑加劇了投資者對公司的擔憂。
天有為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也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平均值。這種做法雖然可能在短期內為公司帶來成本優勢,但長期來看,卻可能損害員工的權益和公司的聲譽。同時,公司還面臨著員工持股平臺股權變動頻繁的問題,這些股權調整是否合理、股權轉讓交易價格是否公允,都需要進一步核查。
在即將迎來IPO的關鍵時刻,天有為需要正視并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加強財務管理、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優化股權結構并加強信息披露的規范性,才能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和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