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新能源汽車系統更新導致緊急情況的事件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事件發生在山東,一位即將臨產的孕婦因自家車輛正在進行系統更新而無法啟動,最終不得不步行前往醫院。
據相關媒體報道,這位孕婦的丈夫原本打算駕車送她去醫院,但車輛突然提示需要進行系統更新,且預計需要50多分鐘才能完成。據車主后續發布的視頻顯示,這次更新可能是由于誤觸夜間更新提示而啟動的。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孕婦在疼痛中不得不選擇步行去打車,她表示每一步都充滿了煎熬。
對此,涉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官方客服表示,OTA升級在下載完安裝包后會有提示,一旦觸發更新,由于涉及整車安全問題,升級過程無法主動停止。這一解釋雖然從保護程序完整性的角度可以理解,但顯然也給車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事實上,這并非孤例。網絡上已有不少車主反映,他們的車輛也曾因自動升級而導致意外情況發生。例如,有車主在行駛過程中遇到車輛自動升級,無法啟動電源、打開雙閃或后備廂,連預警用的三腳架都無法取出。這些案例都凸顯了新能源汽車在電子系統設計上存在的問題。
對于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而言,這顯然是一個需要重視的警示。雖然電子產品升級無法中斷是一個通用規則,但汽車與人身安全密切相關,不能簡單地將其視為純粹的電子產品。在電子系統的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突發和失誤狀況,提供足夠的容錯空間。例如,可以設計允許升級中斷的按鈕,或者在升級時保留基本的行駛功能,以避免在關鍵時刻給車主帶來麻煩。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系統雖然是一個主要賣點,但也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如果系統存在漏洞,往往會對車輛使用造成巨大影響。從近年來發生的案例來看,新能源汽車因系統問題導致的故障時有發生。有的是系統無故報警導致車輛失去動力,有的是自動駕駛時無故急剎導致追尾,還有的是在自動泊車時自己撞上停車樁。這些案例都說明,在新能源汽車大幅度依賴于智能系統的當下,除了機械功能之外,電子程序層面的完善也至關重要。
因此,對于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來說,加強電子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成為當務之急。只有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