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份額的持續增長,今年已多次單月突破50%大關,與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逐漸持平。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對于“油電同權”議題的熱烈討論,如何平衡新能源與傳統燃油車的發展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近期,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在重慶發表的重要講話中,為業界發展指明了方向。他強調,要堅持穩妥轉型,不僅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更要同步推動內燃機技術的進步,激發傳統能源汽車和內燃機產業的活力,實現高水平的轉型升級。郭守剛還呼吁行業應立足市場實際需求,推出更多技術過硬、質量可靠的汽車產品,堅決抵制內卷式惡性競爭,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
工信部方面的表態同樣明確,指出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燃油機技術的發展,要形成傳統能源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合力,共同抵制不正當競爭。
盡管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在飛速提升,但燃油車依然占據市場的重要地位。據統計,今年前十個月,國內汽車銷量達到2462.4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銷量為975萬輛,占比39.6%。截至今年6月,全國汽車保有量達3.45億輛,新能源車保有量僅占7.2%。這些數據表明,盡管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勢頭強勁,但燃油車仍占據市場大頭,特別是在存量市場中,燃油車的優勢更為明顯。
在實際用車過程中,燃油車依然展現出諸多優勢。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環境和氣候條件差異顯著,燃油車在北部、西部等地區的適應性更強。對于經常需要長途出行或對出行時間和距離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來說,燃油車的續航能力和補能便捷性更具吸引力。因此,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并非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是可以并存與互補的。
基于當前的市場現狀,我國汽車產業在新舊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產業變革與市場競爭。不宜簡單粗暴地將油電路線對立起來,而應充分把握市場的全面需求,確保在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兩大市場領域都能保持競爭力。
行業普遍預計,未來我國將邁入混動、純電和燃油車共存的多能源結構時代。因此,及早實施“油電同權”策略變得至關重要。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油電權重,是確保我國汽車產業穩妥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傳統燃油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經得到了市場的充分驗證。而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事物,還需要更多時間來進行大規模驗證。在全球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當下,中國汽車產業要想實現更加有序健康的發展,就必須堅持多能源路線,量力而行,油電并舉,確保在轉型過程中既保持發展的速度,又確保發展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