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的打壓愈演愈烈,不僅實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還將眾多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嚴控相關技術與產品的出口。面對這一連串的封鎖與挑戰,中方始終秉持開放對話的立場,希望通過和平途徑解決爭端,并多次向美方表明,中國擁有包括鍺、鎵、稀土、銻等在內的反制手段。
然而,美國的回應卻出乎預料地強硬。近日,美國一次性制裁了140家中國企業,并限制了HBM內存、24種設備及3種軟件的使用,這是美國對華芯片制裁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企業數量最多的一次行動。
顯然,中國的克制與對話意愿并未使美國退縮,反而促使其采取了更為激進的策略。面對此情此景,中國不得不調整策略,從防守轉向更為積極的反擊。四大行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聯合發聲,呼吁會員單位審慎采購美國芯片,以此作為對美國制裁的初步回應。
這四個協會的影響力幾乎覆蓋了中國芯片需求的絕大部分領域,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其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對國際芯片市場造成深遠影響。一旦這些協會的成員減少對美國芯片的采購,美國芯片制造商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
中國還宣布了對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關鍵原材料的出口限制,這一舉措標志著中國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反擊。鎵和鍺作為稀散金屬,在芯片、光通信、5G、太陽能、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國在全球鎵和鍺的產量中分別占據94%和83%的份額,并出口了超過90%的相關產品,美國對此高度依賴。
銻作為一種類金屬元素,在半導體器件、電池、耐磨合金以及軍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軍事武器制造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是全球銻儲量和產量最大的國家,美國超過60%的銻進口來自中國。石墨同樣是一種關鍵物質,在核工程、航天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國和巴西是全球天然石墨礦產資源的主要分布國,而中國的開采與出口能力在全球占據主導地位。
通過限制這些關鍵原材料的出口,中國向美國發出了強有力的信號。預計接下來,中國還將繼續對稀土等更多關鍵材料進行出口管制,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希望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爭端,實現互利共贏。然而,美國的單邊主義和霸權行徑迫使中國不得不采取更為果斷的措施。中國不再是那只沉默的“老虎”,而是將以實際行動捍衛自身權益。
同時,中國也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精神,歡迎任何愿意與中國攜手共進的國家,共同推動全球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