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商業環境中,人工智能(AI)的角色正在發生深刻轉變,從最初的降本增效工具,逐步演進為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驅動力。這一趨勢在資本市場尤為顯著,AI應用概念股備受追捧,其中,以移動游戲及廣告業務起家的AppLovin,股價飆升超過700%,市值突破千億美元大關,成為“AI+營銷”領域的璀璨明星。
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的快速發展,正重塑廣告營銷行業的面貌,特別是在內容生產和互動效率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據央視市場研究(CTR)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與國家廣告研究院發布的最新報告,2024年,已有78.9%的廣告主采納AIGC進行營銷,相比去年增長了9個百分點。其中,超過半數的廣告主利用AIGC輔助創意內容生產,通過提升創作效率、優化策略、降低成本及拓寬渠道,為數字營銷帶來了深遠影響。
在國內市場,“AI+營銷”的概念同樣熱度不減,眾多企業紛紛探索AI技術的應用,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浙文互聯便是這一趨勢的代表性企業之一。作為數字營銷、數字文化和算力布局的綜合驅動型企業,浙文互聯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收55.98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7.67%,達到1.58億元。
浙文互聯董事長、CEO唐穎指出,在技術的浪潮中,營銷始終走在前沿。他提到,AI技術最初在營銷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降本增效,通過減少重復性勞動、提升工作效率,實現成本優化。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在賦能創意創造方面的潛力逐漸顯現,類似于發展AI智能體,為企業帶來全新的可能性。
盡管AI技術在營銷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但唐穎也坦誠地指出,當前AI生成的文本準確性和圖片藝術性尚無法完全媲美人工原創,仍需進一步訓練和優化。為此,浙文互聯正在逐步推動技術升級,開發基于垂類模型訓練的企業級應用工具,如AI Agent,以強化“AI+”的技術優勢。
在AIGC、海外社交、數字資產交易、游戲等多個賽道,浙文互聯已進行了創新嘗試。作為一家國有相對控股的數字營銷“正規軍”,浙文互聯緊跟人工智能浪潮,積極布局數字虛擬人、汽車元宇宙、文旅元宇宙等業務,并致力于打造“文化產業算力底座”。上半年,公司已幫助AI模型訓練等客戶部署了約100臺智算服務器,并推出了AIGC輕量應用“數眸”,以“硬件+軟件+內容策劃”的組合形式推進商業化落地。
在國內市場,“AI+互聯網營銷”的特色玩法主要集中在社交平臺熱搜榜上。浙文互聯通過訓練的模型工具,實現了從內容選題到文章生產、分發的全流程智能化閉環工作。其文生文工具“HOT TOPIC”已應用于北京現代、理想汽車、長安深藍、比亞迪方程豹等品牌傳播中,累計跟蹤熱點90余個,生成文章6800余篇,平均每熱點響應時間僅為15分鐘。
在汽車數字營銷領域,浙文互聯擁有核心優勢,服務品牌覆蓋行業75%以上,占據市場15%左右的份額。隨著中國汽車產銷量連續15年位居全球第一,特別是汽車出口與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出海成為汽車營銷的重要一環。唐穎表示,品牌出海業務是今年品牌客戶的重要增量,浙文互聯正在泰國等市場為汽車品牌提供投放服務,并推出了策略咨詢、活動策劃和執行等出海業務。
盡管資本市場正在塑造“AI+”的神話,但業務出身的唐穎對AI之于產業未來的發展持審慎態度。他認為,盡管AI將對任何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但近期乃至明年能否出現爆款AI應用,或AI智能體能否統領所有工作,仍無法預測。只有對產業鏈有完整經驗和理解,才能開發出好的模型、工具,最終賦能業務,推動行業變革。
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傳統互聯網營銷模式正面臨根本性轉變。AI生成的回答將直接嵌入搜索結果,挑戰品牌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同時要求公司確保品牌信息通過AI回答有效且正確地傳遞給客戶。AI即將顛覆營銷行業的利益鏈條,但營銷公司如何將“AI+”策略走出革命性前路,仍需更多探索與實踐。然而,更大程度地落地探索AI相關場景,已成為具備“內容+營銷”屬性公司的共識和潮流。